司马炎在太子时期就考虑过洛阳曹魏灭亡的原因,认识到曹魏过度束缚和防范宗室成员,使得皇帝在关键时刻孤立无援,同时让世家得以崛起,虽然曹髦得以逃脱,但也是他提前谋划的原因。
所以司马炎作为太子时期就开始与幕僚商讨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还有就是如何拉拢世家,毕竟晋国的朝臣大多来自世家,晋能代魏也是世家的推动,说白了晋就是世家推出的代言人,所以针对这些司马炎早已与幕僚拟定了相关的对策。
因此司马炎选择在登基当天,对晋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良,用以确保晋国统治的稳定。为此司马炎颁布了一种新的体制来屏卫皇室。
首先司马炎延续并进一步推广了五等爵制,将大量的同姓叔侄弟兄封为诸侯王。这些诸侯王不仅拥有自己的封地和领地,还可以自行选择王国内的高级官员,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其次,司马炎一次性分封了十多个王,并赋予他们自主权。同时,他还特别委任了一些重要的宗王统领大军,分别镇守在濮阳、邺城、长安等地的战略要地,想以此来保卫京师洛阳的安全,同时也增强了宗室的势力,加强了宗室权势,从而快速巩固自己的帝位,变相的制衡了世家的力量。
而对于世家方面,由于晋国朝臣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士族,所以司马炎对世家大族也做到了照顾。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司马炎为了防止像司马昭时期那样,大臣们因官职高下问题而引发激烈纷争,从而影响朝堂秩序,也会让他如司马昭那般心力交瘁。因此,司马炎选择向世家大族做出妥协和让步。
为此,司马炎把上古和汉代的\"三公\"制度相结合,在中央设立一些品级极高的官职。
这些官职包括太宰(由安平王司马孚担任)、太傅(由郑冲担任)、太保(由王祥担任)、太尉(由义阳王司马望担任)、司徒(由何曾担任)、司空(由荀顗担任)、大司马(由钟会担任)以及大将军(由邓艾担任)等等......,
司马炎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各个家族都能获得一定的利益,从而维持朝堂的稳定。
而对于其他朝臣也大加分封,司马炎前后受封的异姓公侯多至几百人,借此拉拢并且在世家大族中制造对峙,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最后,司马炎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稳定,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治理体系。
首先,司马炎撤销了对曹魏宗室和汉朝宗室的督军。宣布解除对这些宗室成员的禁锢,让他们能够自由地生活。
此外,司马炎还恢复了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从而可以让他倾听各方意见,了解百姓疾苦,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
为此,他将像傅玄、皇甫陶、崔洪等清正敢言、有才能的官吏委任为谏官,这其中也有司马炎的私心,想借此清除部分世家的势力。
这些人都是精明能干的正直之人,他们敢于直言进谏,不会管你是世家还是普通人,皆一视同仁,这样可以为司马炎分担世家的压力,也能提供许多宝贵的建议。
与此同时,司马炎还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他将原本属于皇家宫廷内的珍贵珠玉和好玩之物纷纷赏赐给臣子们,而自己却不保留任何一件,以此来拉拢官员。
此外,司马炎要求减少各个郡国向皇室进贡的物品数量,并禁止乐府排练那些开支巨大且奢靡华丽的戏剧表演员,还禁止制造各种用于游乐、田猎的器具。
而在用人方面司马炎不计前嫌、既往不咎,对于一些曾经与司马家有过仇怨的人也能予以任用,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弥补晋代魏时被无辜波及的官员,收拢这部分官员的人心,同时也想以此吸引更多的人为晋国效力,从而为以后清洗朝堂世家的官员做准备。
例如,太常丞许奇的父亲许允就曾因为卷入了魏帝曹芳废黜太傅司马师的密谋事件,最终事情败露后被流放至边疆并惨死异乡。
然而,尽管有着这样的背景和过往,司马炎却并不在意这些,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将许奇提拔为祠部郎,从而获得了许奇的效忠。
同时司马炎命人修订新律,用以完善晋国的法律体系,从而更好的治理晋国。
随后司马炎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对百姓免除赋税一年。
颁布完这些任命和政令后,司马炎看向朝中文武,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对于朕刚宣布的事情可有异议?”
群臣属于既得利益者,当然没有任何异议,不仅如此,每个人都显得很高兴。他们在司马昭在位时期就与皇帝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