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瘟疫席卷养殖行业,他的养猪场里每天死的猪掩埋都来不及。按道理说,这几年他们挣了钱,应该有钱了,其实他们在不断地扩大养殖场的规模,连续扩大了好几次,不仅把挣的钱投入进去,还从银行贷款,期望着成为武城养殖行业最大的基地。当地政府也是推波助澜,鼓动他扩大规模,给他贷款,发展地方经济,一时间真的成为了那一片最大的养殖户,经常有过去参观的,成为了当地的一面旗帜,电视台采访上过电视,发展民营经济上台介绍过养殖经验,养殖场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还雇了几个人,果真是风光无比。谁能想到,一场瘟疫兵败如山倒,所有的一切全没了,只剩下了银行贷款,和欠的饲料钱。两口子抱头痛哭,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打发堵在门口要账的人。现在,两口子闲在家里几个月了,什么都没有做,几乎也不出门,见到人都是躲躲闪闪。年前,唐汉平喊他来饭店,喝了点酒汪恒善就醉了,就痛苦不已,不是自己不想干,不是自己不能吃苦,不是自己怕流汗,即使流血也不怕,谁能想到创业这么难,生活这么难,两口子四双手竟然找不到活干,竟然在社会上被无情地鞭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汪恒善给唐汉平说过,他很后悔从乡镇来到一机厂,放弃自己公务员的身份,他很后悔孤注一掷去养猪,以至于血本无归,满满的都是后悔。现在,自己两口子还不如原来在车间里开着车床的普通员工,人家还有一技之长,还能到工厂里面出力,可自己两口子什么都不会干,忽然间成了一机厂最悲惨的人。
汪恒善是自己在一机厂最好的小兄弟,谁能想到他能有今天,袁梁想到了自己下岗后窝在家里的那段时间,那种无奈,那种绝望,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
唐汉平说:“就汪恒善、张怡菊两口子还不是最惨的,好在他们这几年还行,就是刚刚跌了跟头。你还记得,五分厂的钣金工黄大彬吗,身强力壮的大个子,就是在车间干个粗活,技术不行,下岗后没有人要他,没有办法,自己找了亲戚,现在大街上干环卫,两口子包了四个人的保洁区,天天穿着坎肩、灰头土脸,想当年他还被吴厂长安插进了什么职工生活委员会,经常和于翠杰、杜林军几个人还装模作样地开个小会,收集点信息报告给吴厂长。也是不幸,他就一个儿子,不只是上学不行,还体弱多病,这些年可没少往医院里送钱。他经常从我门前过, 我就喊他过来,给他灌杯开水,有时客人剩下的菜多时,我也打包给他,他也不嫌弃。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下岗人,曾经的国企工人,曾经的领导阶级。”
上午九点,有人打电话,是李慧仙,说想见一面。袁梁想了想,大过年的,到自己家里来肯定不能空手,就给她说到老兵饭店等着,自己一会就到。半个小时后,袁梁来到老兵饭店,进门看到李慧仙、齐大茂都在,黄博也在,已经有两年没有见黄博了,袁梁急忙和黄博握手。
李慧仙扎一根马尾辫,一身薄呢灰色大衣,系一条长长的围巾,脸色青白,微笑着看着袁梁,她身边还跟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肯定是她的女儿。
几个人坐下,李慧仙说,他们已经注册成立了陵城慧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从租的农家院搬到了一处厂房,去年的销售收入也达到了一千多万元,也有了几个新产品。黄博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李慧仙三顾茅庐,把他请到工厂担任总工程师,专门负责技术、新产品开发,原来一机厂的技术员朱欢欢、赖志林,质检员王世华,都跟着去了,一机厂的员工也去了十几个,基本上车间生产都靠这些一机厂的老人。工厂里面有宿舍、有食堂,每到星期天他们就坐车回武城的家休息一天。
袁梁确实没有想到李慧仙能发展这么快,当然,这肯定靠的还是鲁铁军。李慧仙说,要拉着袁梁去陵城,到陵城吃顿饭,有事和他商量。袁梁迟疑着,李慧仙说,过去也就是半个多小时,快去快回。
齐大茂开车,李慧仙让袁梁和自己一起坐在后排座位,小女孩坐在了副驾驶。车子很快,一会就到了陵城东,袁梁看着,不远处就是陵城矿务局,还是那个大楼。袁梁下车,看着陵城矿务局的大楼。李慧仙远远站着,看着袁梁,她知道,袁梁肯定又想起了曾经的岁月。
袁梁跟着进了饭店,刚坐下,门被推开,袁梁看时,是鲁铁军,已经十年未见,虽然一眼就认出了鲁铁军,但明显感到了鲁铁军的苍老,他满头黑发已经全白。袁梁和鲁铁军握手,鲁铁军打量着袁梁,不停地点着头,曾经的鲜衣怒马少年,也已经是人到中年,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