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郭之艳三人,他们是要在马会计主持下办理出纳移交手续。
郭明雄被刘昌明拉去寻找村民住宅建设地,刘正茂继续写自己的文案。
大约下午两点半,古大仲带来一位中年汉子,进门就给刘正茂介绍:“小刘,这是施大柱,大队最早的初中生。”
刘正茂从椅子上站起来,向施大柱伸出右手,说:“老施,很高兴认识你。”
,!
施大柱见刘正茂这样热情,也伸手跟刘正茂跟刘正茂握了一下手,拘谨地问候:“副大队长。”
在出纳室主持交接的马会计,听到施大柱的名字,心里很感慨,他觉得古大仲这人很重情义,懂得感恩。
当年,古大仲转业回来时,本来是可以到县里上班的,考虑到家里没人照顾,古大仲坚持回大队,是老支书力排众议坚持让古大仲当民兵连长。
运动来临时,何福营带领远近的红卫兵批斗老支书,也就是施大柱的父亲,古大仲明里暗里保护老支书。大环境使然,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红卫兵利用晚上的机会,把老支书抓到公社关了几天,老支书受不了羞辱,放回来就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罗迈继位支书后,虽然没有明显打压施家,但也没给施家丁点帮助。施大柱是大队最早为数不多的初中生,都只能跟普通社员一样下田劳作。
古大仲当了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想给施大柱安排个工作,他对刘正茂说:“小刘,这是大队老支书的儿子,我打算给他安排个工作。你觉得放在那个位置好?”
虽然事先古大仲没跟刘正茂商量,刘正茂对古大仲并没意见,他相信古大仲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
“支书,现在郭哥升任大队长,副业需要专业主管,还有就是销售部需要两位业务员,另外何福营服务部需要一位管理零售的主管和主管餐饮的主管,你看老施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刘正茂列出缺人岗位。
“大柱,你先干餐饮主管吧,我可以带带你,”古大仲对于用人的尺度还是把握得准,副业主管要求能力强,还需要足够权威,郭明雄兼任比较好。
销售业务员要求口齿伶俐,照刘正茂的话讲,需要品貌端正,思维清晰,烟酒都来。施大柱明显不是这类型人才。
零售主管由何福营,这两家人不对付,餐饮主管名义上也在销售部,但以前却是古大仲兼任,何福营基本不过问,所以让施大柱做餐饮主管更为合适。
正好借这机会,刘正茂跟古大仲讲,大队要发展小吃摊,就会要置办一些东西,比如:锅碗瓢盆、桌椅碗筷、工作服等东西。
古大仲回答是,只要是必备的物资就去置办,但是不要过于铺张浪费就行。
另外,刘正茂有提出,大队应该站在参观者角度考虑问题,在桃花溪沿途和社员居住的村庄里,设置一些可供参观者休息的凳子。
也鼓励社员自己为参观者搭建凉亭和提供茶水等服务项目,尽量让参观者感受到樟木大队的热情好客的一面。
对于刘正茂的这些想法,古大仲承诺让刘昌明和武齐悦去执行,尽量把樟木大队打造成精神文明典型。
讲完这些,古大仲带着施大柱出了大队部,去熟悉餐饮方面的事。
见古大仲离开,马会计走出来,低声给刘正茂解释:“刘知青,施大柱是前任支书的儿子,为人老实本分,古支书真的念旧,刚上任就给施家找出路。”
“哦,支书是想到大队缺可用之人,尽量发掘人才吧。”刘正茂理解古大仲,应付着马会计。
不想在人后嚼舌头,刘正茂正要起身往外走,武齐悦和何福营连馁而来,把刘正茂堵在大队院子门口。
何福营说:“刘哥,你让我们下午来,是要商量什么事?”
只好重新回到办公室,刘正茂问:“何哥,你手里现在找到了几种小吃?”
“到我这报名的人不多,头个是常平,他讲他老婆蓝桂英家里原来就做蒸米糕的生意,蓝桂英想报名卖米糕。然后、郭之艳讲郭大娘想卖甜酒冲蛋。还有两个妇女问我,做包子馒头能不能报名。”
刘正茂看着何福营问:“就这几个?”
何福营两手一摊,说:“没了。”
社员不看好卖小吃的工作,刘正茂也不急着下任务,等大家发现卖小吃的社员得到好处时,会主动加入进来。
“我再给你报一个品种,序伢子、吴伟奇、程地主组合卖麻辣红薯粉”,刘正茂对何福营讲。
“红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