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高祖用人不拘一格
- 唐太宗兼收并蓄
- 宋太祖海纳百川
- 明太祖知人善任
每个例子都直指当前困境。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修然总结道:
"当今之计,
首在用人,
次在理政,
最后才是党争。"
崇祯沉思良久,突然问:
"依你之见,
眼下该如何处置袁崇焕一案?"
李修然早有准备:
"臣以为可参考太祖先例:
先暂缓处置,
详加调查,
既安边情,
又昭公道。"
这番对话的影响逐渐显现:
- 崇祯态度软化
- 党争暂时缓和
- 边防得到重视
- 用人趋于务实
李修然在奏章中写道:
"古今兴替,
莫不源于用人。
善用其人,则国运昌隆;
妄分党派,则祸患丛生。"
接下来的对话持续了整整四个时辰。李修然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回答了崇祯的每一个疑问。
他说到军制改革时,特意提到了戚继光的练兵方法;谈到吏治整顿,举例了张居正的政绩;论及商业发展,分析了江南水乡的成功经验。
每一点都有实据,每一策都有章法。
当李修然走出文华殿时,晨曦已经大亮。
崇祯最后的话还回响在耳边:"朕准了。你去准备吧,三日后朝会公布。"
他抬头看着初升的太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最难的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
离开紫禁城时,
李修然回首望着高大的宫墙,
心中暗自期望:
这次对话能真正影响历史走向。
李修然望着天空,心中却前所未有的明朗。最难的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挑战了。
回到驿馆,
他立即开始部署下一步计划:
- 整理更多历史案例
- 准备充分的证据
- 安排边防部署
- 调解各方矛盾
"以史为鉴,"
他在日记中写道,
"不仅是为了鉴古,
更是为了开创未来。"
:()双子海图:霸者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