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十八年五月二十,阳光倾洒在古老而威严的北京城。
大街小巷,百姓们如往常一样忙碌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京城画卷。然而,在那朱红高墙后的朝堂之内,平静的表象下正潜藏着风云变幻的暗涌。
赵忠收复哈密卫的喜讯,宛如一道划破长空的祥瑞之光,瞬间打破了朝堂往日的平静。这消息仿若插翅的祥鸟,迅速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传开,引得百姓们奔走相告,人人脸上洋溢着欢喜之色,大街小巷都沉浸在一片热闹的议论声中。
朝堂之内,大臣们听闻此消息也都喜形于色,那突如其来的捷报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他们的心间,原本严肃静谧的朝堂此刻也被这股喜庆的氛围所笼罩。
皇帝朱锐高坐在龙椅之上,那龙椅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闪耀,愈发显得威严无比。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先是微微一怔,随后一抹狂喜之色迅速在他的脸上蔓延开来。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龙袍的下摆随风飘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朱锐双手紧紧握拳,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激动。他心中大喜过望:“哈密卫的收复,这可是对大明进一步对付瓦剌起到关键的作用啊!瓦剌一直以来如同芒刺在背,哈密卫就像是一把锐利的宝剑,插入了他们的侧翼。如今这把剑又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中,朕的宏图霸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朕定要好好嘉奖那些英勇的将士们。”
朱锐在朝堂之上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边疆稳固,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
六月底,赵忠率领着得胜之师,浩浩荡荡地班师回京。
京城的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英雄们的风采。大道两旁人山人海,人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崇敬。
赵忠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如松,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的身后是绵延不绝的军队,士兵们精神抖擞,军旗飘扬,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胜利的喜悦。
赵忠的脸上带着自豪的神情,他望着京城的百姓,心中满是感慨:“这一路的征战,终于不负陛下的信任和百姓的期待。”
隔日早朝,金銮殿内庄严肃穆。
大臣们分列两旁,他们的服饰华丽庄重,表情或严肃,或期待。朱锐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威严地扫视着群臣。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
“宣旨吧。”
阮浪恭敬地出列,他双手接过圣旨,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
他展开圣旨,深吸一口气,然后大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赵忠将军于哈密卫一役,奋勇杀敌,战功赫赫,特册封赵忠为安西侯。甘肃镇总兵官汤节及安西六卫指挥使,皆在此次战役中护国有功,各官升一级。其余将士,论功行赏。钦此!”
赵忠听到旨意,连忙出列,他单膝跪地,双手高举过头,恭敬地接过圣旨,大声说道:
“臣赵忠,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此皆陛下洪福齐天,亦是众将士拼死奋战之功。臣定当继续为陛下尽忠,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他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在大殿之中回荡,充满了对皇帝的忠诚与感激。
就在整个大明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处处弥漫着安定祥和氛围的时候,南方的安南国却似暴风雨将至前的海面,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暗潮涌动。
此时,广西巡抚刘鹤的加急军情快马加鞭被送抵京城。
朝堂之上,朱锐正与群臣商讨着如何进一步稳固哈密卫收复后的局面。
一名小太监疾步走进大殿,将军情恭敬地呈递给皇帝朱锐。
朱锐展开军情一看,脸色即刻变得凝重万分。
原来,刘鹤奏报安南国发生了政变,他们的国王黎邦基已被他的哥哥黎宜民杀死,黎宜民已然成功篡夺王位,并且正气势汹汹地准备攻打我大明广西的钦州。这消息仿若一块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朱锐的心头。他紧锁眉头,眼神里满是担忧与恼怒。
大臣们瞧见皇帝这般神情,心中皆充满了疑惑,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朱锐慢慢放下手中的军情信函,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开腔:
“诸位爱卿,广西巡抚刘鹤来报,安南国突发政变,乱臣贼子已然夺取王位,此刻正妄图侵犯我大明的广西钦州。朕身为天子,安南国既是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