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她其实不觉得这种变化是坏的。
从前和现在,不管有没有改变,改变了多少,都是她。
后面几天云昭连续叫小厨房做了点心,然后亲自送到太后那边。
从太后宫里出来,她正好在附近走走散一散心。
这么几次下来,太后虽然还是不满,但怒火倒确实是发不出来了。
太后家中的人犯了错都没有被免除刑罚,甚至连太后都被牵连被训斥。
京中此类现象不由得大大减少,若是再有发生,更是严惩。
萧长胤在折子上写了几个名字。
然后将折子放到身前,伸手往前一推。
“看看。”
几个拢着袖子的臣子互相对视一眼,随即上前一个,接过折子。
“殿下的意思是?”
“既然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孤便换几个人。”
“殿下三思,其中牵扯甚多。”
更深一层次的话不好太直白的说出来,归根究底是这些人的身份,出身高门望族。
他们的才能本事并不比那些出身寒门的人差。
只是……做事情总会在皇权之下,多有些自己的心思。
这自然不能容忍,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真的将这些人给罢免了,麻烦的是他们身后的高门望族。
萧长胤漫不经心的望着下方,“你们觉得,不行?”
“微臣以为,殿下可以等到以后……”
“以后?”萧长胤问,“以后是什么时候?”
这……
几人又互相看一眼,只是一个拖延的说法,他们哪里能知道以后是什么时候。
萧长胤拿起旁边的一堆折子,往地上一扔,“继续看。”
几人见状,慌忙跪下请罪。
见萧长胤并不再说话,这才拿起折子,看了几眼之后心里就有了点数。
太子这是要削弱这些高门望族的威望和权势,另一边还培养寒门。
要将权势全部的拢在自己手中。
他们一边赞叹,一边又害怕。
赞叹于太子有这样的胆识和想法,害怕于要是今日的话传了出去,太子真的这么做了,届时他们几个就成了提出要打压高门望族的人。
上首的男人细细摩挲指间的玉扳指,道,“看完了吗?”
太子心意已定,这事已经没反转的余地。
几人只能一一附和。
片刻后,几人出门,摸了摸一脑门的汗水。
等走出宫门,才敢说话。
数日后,朝堂大乱,有臣子在朝堂之上大哭数历代皇帝如何礼待老臣,又怒骂太子心里歹毒,颇有昏庸无能之势。
木易还是头一回见到这阵仗,在台阶上站着怪无措的,还得时不时擦一把脸上被喷的口水。
萧长胤面无表情,任由下方哭爹喊娘。
其实今日这事早有预料,先前众人便觉得太子对太后家中有人占了良田,处置了便是,属实是没必要派人去落了太后的面子。
原来竟是为了今日。
见他无动于衷,不少人便在下朝之后,直奔皇帝住的园子。
寿安乍然听到禁卫传禀,还诧异了下,“莫不是看错了?”
还是他听错了?
过了会,寿安领着这些臣子进去。
皇帝刚从陆美人那回来,让李德取了两粒丹药,就着药汤服下,缓了缓便听外面吵吵嚷嚷的。
他给李德使了个眼色,李德便走出去问。
寿安已经听了一遍了,这会赶忙压着步子往前,告诉李德。
李德听完看了一圈,说道,“陛下刚服了药,要休息一个时辰才行,劳烦诸位大人在侧殿等候。”
要不是不少禁卫在门口拦着,他们都想冲进去。
但是没办法,再是要紧的事,也没陛下的身体重要。
这回这些人倒是希望皇帝的身体能好一点,最好能这几日就回去上早朝,别让太子再监国了。
寿安跟在后面,吩咐人端茶送水,一边背地里暗自打量。
来的人他还都认识。
从前陛下执政时,这些人没少说不行不可以要三思考虑。
陛下为了面子和朝堂上的平衡与稳定,每次都忍下来了。
所以这一回,他们来向陛下告状……恐怕得不了好。
陛下要是知道他们在太子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