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官职高低,名字里都带个“龙”字,有飞龙、潜龙、居龙、降龙,跟今天“经理”一样流行!
伏羲还发明了历法!干支配十二辰,从甲寅开始,搞了一套叫“甲历”的东西。哎,有了这套系统,啥年啥月啥日子全都清清楚楚。时辰都能对上,东西南北也不乱,历法可就这么定下来了。
伏羲不光是个科技发明家,还挺文艺的!他弄了个乐器,拿桐木做琴,装了二十七根弦,起了个名字叫“离徽”。又搞了个瑟,上面三十六根弦。这乐器可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跟天神沟通,调整人的心性,哎,修身养性,真是一箭双雕!从此乐音开始兴起,伏羲自己也是天天弹琴哼哼小曲儿。
伏羲活得也算长了,活了多少年?一百九十七岁!最后呢,葬在了陈州。
伏羲一走,他妹妹女娲登场了!这女娲可不简单,生下来就是神灵。面若敷粉、唇红齿白、身高一丈!那可是美得不得了啊!她辅佐哥哥伏羲,负责给老百姓订婚礼,搞婚姻制度,让男女之间的关系更有章法。伏羲一去世,群臣们一合计,这女娲靠谱啊,推她当了女皇,还给她起了个姓,叫“云”。
女娲的时代来了,但问题也跟着来了。冀方那边有个诸侯,共工氏,名叫康回,这位长得不怎么友好——面像黑漆,头发像朱砂,身高两丈六,满身都是毛!这家伙自称“水德”,还搞了个水德官职,整天以水为法,动不动就兴风作浪。
这共工神通广大,还特别喜欢搞破坏,他能呼风唤雨,驾云弄水,妥妥的“水灾制造机”。他把河水堆在一起,搅得洪水滔天,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兵荒马乱。女娲一看,这怎么行?于是派了祝融去征共工。
共工这时候也不怕,念动真言,把洪水往祝融身上冲。祝融可不是吃素的,撒了一把卢灰,洪水就被止住了。共工一看打不过,撒腿就跑,往北方逃命去。
跑着跑着,共工碰上个大麻烦!原来北方有座天柱山,叫不周山,是盘古开天时留下的残存部分,还是天柱的一部分。共工跑到这儿,发现天柱挡住了他的去路,气得大吼一声,脑袋一低,“砰”一下就撞了上去!结果呢,天柱给他撞折了,这下麻烦大了!天塌了,共工自己也被压成了肉饼,地也被撞得缺了一大块,海水都灌了进来!
祝融大胜归朝,把这事儿汇报给了女皇。女皇听了也没啥好办法,只好先放一放。这时北方的百姓跑来了,求见女皇,抱怨道:“自从康回被打败后,咱那地方黑得跟夜晚一样,冷风呼呼地吹,活着都不太像人过的日子了,拜托咱女皇赶紧想个办法呀!”
女娲一听,这事大了,没辙,赶紧带着群臣出发,看看这不周山到底咋回事。到了地方一瞧,哎哟喂,这天还真是破了!那场面跟什么似的?西北那片天缺了七八条裂缝,跟破了口的棉被似的,寒风呼呼往里灌,太阳月亮也都蔫了,没劲儿,根本不敢露头。
这时候女娲也是发愁啊,心想:“哎呀,这可咋整啊?”想了半天,突然灵机一动:“有了,咱得补天!”于是她就派人到五个方向,找来了五色云母石,这玩意儿一块块的,还挺好看。然后再炼了五色的膏,这膏子是干啥的呢?粘云母石用的!
女娲可不是一般人,腾云驾雾不在话下,她直接飘上天,把那云母石一块一块补上天的破洞,用膏一粘,嘿!稳得很!天一下子又完好如初了。
补完天还没完,地也遭殃了啊。那不周山塌了,地也跟着歪了,缺了一块。女娲一看这地也不能不管呀,咋办呢?她一挥手,把那不周山凿成了四大块,弄成了四个鳌足的形状,直接往海底一放,把地给撑起来了,地面又平整了。不过天上补的那几块,还是有点浑浊,没原来那么亮了,女娲也有点郁闷:“唉,石头这玩意儿就是不如天原来的料子好,补上去咋也不亮。”
这时候钟山那边有个神出来了,长得啥样呢?人面蛇身,赤红的,长一千里!这眼睛一睁开,跟两轮小太阳似的,瞬间照亮大地,暖和得很,闭上眼呢,哗啦,一下黑天了,跟开关似的。女娲灵机一动:“嘿,这不是天体之光嘛!”她就把这钟山神给安排了,专门负责照亮大地,白天睁眼,晚上闭眼,天气也随着它的呼吸变动,吸气就是冬天,吐气就是夏天,完美解决光照和气候的问题,百姓也跟着过上了舒坦日子。
女娲统治天下一百三十年,接班的呢,是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这位栗陆氏可是个犟脾气,民众跟他干仗,东里子劝他,他一怒之下把东里子给杀了,天下更加不安稳,栗陆氏也就完蛋了。
再往后呢,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