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太后这事儿啊,可不止张怀义、沈南璆、张昌宗、张易之这几个。娄师德曾经给太后推荐过狄仁杰,让他当了同平章事。狄仁杰一开始还不知道呢,以为娄师德没啥本事,老想把他挤兑走。太后发现了,就问狄仁杰:“你说娄师德会不会识人?”狄仁杰说:“我跟他是同事,没听说他会识人。”太后说:“那我咋知道你狄仁杰呢?就是娄师德推荐的,他挺会识人的嘛。”狄仁杰一听,出去就感慨:“娄公真是大德之人啊,我之前真是小看他了。”
有一天,太后问狄仁杰:“我梦见大鹦鹉两个翅膀都折了,这是啥意思?”狄仁杰说:“武是您的姓,两个翅膀就是您的两个儿子。您要是重用他们,那翅膀不就又飞起来了嘛。”太后一听,就没再想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的事儿了。
还有个人叫吉顼,他也劝张昌宗、张易之,让他们劝太后立庐陵王李显,好让大伙儿满意。这俩小子也挺上道,经常找机会跟太后提这事儿。太后就找了个借口,说庐陵王有病,派人把他和他妃子都接到宫里来了。武承嗣一看,气得直哼哼,病都犯了。皇嗣也请求把皇位让给庐陵王,太后就答应了,立他为太子,还赐了武姓,让豫王李旦当了相王。
太后特别信任狄仁杰,群臣里没人能比得上。她经常叫狄仁杰“国老”,连名儿都不带了。狄仁杰这人,爱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太后每次都笑着听他的。有一次,太后带着狄仁杰出去玩,风大,狄仁杰的头巾被风吹掉了,马也惊了。太后赶紧让太子去追马,把缰绳系上。
狄仁杰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多次请求退休,太后都没答应。每次见太后,太后都不让他行礼,说:“我一见你行礼,我这身子骨儿也跟着疼。”狄仁杰死了以后,太后还哭了,说:“朝堂里可空了啊。”以后朝廷有啥大事儿,大伙儿拿不定主意,太后就叹气:“天咋这么早就把我的国老给收走了呢!”
太后还问过狄仁杰:“我想找个好人用,你给推荐推荐。”狄仁杰问:“陛下想用他干啥?”太后说:“当将相。”狄仁杰就推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太后一步步提拔他,最后让他当了宰相。狄仁杰还推荐过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好几十个人,太后基本上都用了,后来都成了名臣。有人跟狄仁杰说:“天下的桃李,都在您家门前了。”狄仁杰说:“我推荐贤才,是为了国家,可不是为了我自己。”
太后后来病了,张昌宗、张易之就在宫里侍候。同平章事张柬之、崔元暐、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他们几个就合计着要除掉这俩小子。他们找到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问他:“将军啊,您今天的富贵是谁给的啊?”李多祚一听,眼泪都下来了:“是大帝给的啊!”这大帝,指的就是武则天。
那张柬之可真是个聪明人,他问李多祚:“将军啊,您想不想报答大帝的恩情?”李多祚一听,立马表态:“只要对国家有利,您怎么说,我怎么干!”于是,他们几个就商量好了对策。张柬之安排敬晖、桓彦范、杨玄琰、李湛等人当了左右羽林将军,掌握了禁军。那时候,太子在北门请安呢,张柬之就让敬晖、桓彦范去见太子,把计划一说,太子立马就同意了。
到了动手那天,张柬之带着五百多羽林兵到了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去接太子,一刀砍开城门,冲进去就把张易之、张昌宗给剁了。太后一听动静,惊得坐起来问:“这是谁在造反?”敬晖他们回答:“张昌宗、张易之谋反,我们奉太子之命来杀他们。”太后一看太子来了,就说:“哦,是你啊,既然你杀了他们,那就回东宫去吧。”
桓彦范一听这话,赶紧上前一步说:“太子哪能回去呢?以前天皇把太子托付给您,现在太子长大了,大家心里都想着李家,希望您把皇位传给太子,好顺应天意民心。”太后一听,没办法,只好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这就是中宗皇帝。太后呢,就搬到了上阳宫去住。中宗带着百官给太后上了个尊号,叫“则天大圣皇帝”。太后篡位二十一年,让位后又活了一年,八十一岁才去世。
中宗复位后,又把韦氏立为皇后,还追赠韦后的父亲韦元贞为上洛王。您知道吗?中宗和韦后在房州的时候,一起被关起来,吃了不少苦,感情深得很。中宗曾经跟韦后发誓:“等咱们出去了,你想干啥就干啥,我再也不拦着你了。”所以,韦后当了皇后以后,就开始干预朝政。
当初杀张易之、张昌宗的时候,薛季昶就劝张柬之、敬晖:“俩小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势力还在,除草不除根,早晚得复发。”张柬之他们不听,说:“大事已定,他们还能翻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