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微笑的回应,“原来如此,受教!
不过我们大平书院招与国子监倒是不同,大平书院收老师最重的不是才学而是德行!
我们院长曾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之德行远比才学更加重要,有德无才者虽可能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但他对内可齐家,对外不残人害命,国家有召必会相投以报国家!
而有才无德之人,若是占了高位我虽没有证据说明一定有害,但之前李沐一案我想诸位应当了解的比在下多!
况且李沐一案只是我们所发现的案件,要知道连状元都能被戕害,那那些普通的读书人又有多少被戕害呢?”
此言一出国子监的几位博士和老学究齐齐黑了脸,李沐一案可是他们国子监自大乾开国至今最大的耻辱,也动摇了国子监在大乾文坛的地位,这是他们的一生之痛!
李儒见此继续乘胜追击,“在李儒看来国子监以才学定人的做法是否太过偏颇?
才学好的人德行不一定好,若是让有才无德之人占据了高位,那将来会给大乾带来”
康老学究直接道,“够了,国子监的规矩自然有国子监的人修正还轮不到你来置喙!
老夫且问你,你说你们太平书院重德行,那你可还记得学子入学求的是什么?
入学求得是学识,读书若是学不到东西那为何入学院读书?”
“老大人此问,还是担心太平书院用人不淑误人子弟,那李儒便用院长曾着写的一文来解答!”
说着李儒面色一肃身体站得笔直缓缓开口道,“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着,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开始众人还有些不屑,但听着听着便神入其中,整个太平书院门前只能听到李儒那震人深思的话语在萦绕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以上便是我们院长所着写的师说,大平书院以德行为重,在我们看来为师者因先育人而后教书,也许大平书院里的老师学识不够渊博,但至少学生入学不会受别有用心之人影响!
何况,在我们太平学院看来,做人亦是一门与读书一般的学问,太平书院的学子未来或许不会出现在官场但一定不会出现在刑场!”
不少人闻言都在震撼中久久不能回神,师说一文将师这一次解析的明明白白,让他们感叹的同时心中不免也生出了一丝疑惑,能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文章的人会是那位大儒!
没等众人发问,康老学究就替大家问了出来,“你们院长究竟是何人,为何不敢出门一见?”
“院长淡泊名利不喜虚名,不过我们书院有一名誉院长名为法慧大师,太平书院最开始也是靠着法慧大师提供的钱财得以创立!
若各位有意可拜访一下法慧大师,解忧排难!”
康老学究闻言眉头一皱,“藏头露尾,何以称之为君子作风?”
没人愿意去找一个和尚的麻烦,而且是还一个享有盛名被皇帝封赏过的和尚!
李儒淡然道,“老大人有所不知,大平书院初立时是在雪灾灾民窟之内,若不是机缘巧合,老大人恐怕还不知道太平书院之名!
院长曾立下院训,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太平书院之名也是因此而来,院长淡泊名利不喜为人追捧,一心只在做实事,创办太平书院让天下人都可以读书这是他的宏愿!”
活落现场鸦雀无声,针落可闻,饶是已经知晓过的李鸿再次听到这话,心中还是不免有热血上涌!
康老学究好几次深呼吸才将心中的悸动压下去,“李儒,你和你们院长都是才学卓众之人,你们可愿入国子监?
若你们愿意,老夫用乌纱帽担保为你们求来圣旨!
另外,李儒你也知晓老夫是你父亲的恩师,若你有意,老夫也可让你父亲收回成命让你重新回到李府!”
李儒摇摇头,“多谢老大人美意,但正如李儒之前所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院长与李儒皆不会入官场,我等所愿皆为院训所言!”
康老学究叹了一口气,“唉罢了,李儒,你替老夫转告你们院长,国子监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多谢老大人厚爱!”
康老学究转身离去,人群渐渐让出一条通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