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枝为笔,以地为纸,划下字来。
卸街行.胸怀
.
千山一碟长云砚。
万水如朝宴。
心驰神往最销魂,
草木也呈多面。
风雨换来笑脸,
苍浪卷起红尘幔。
.
人生理应情如练。
大爱柔霄汉。
春秋仗义助胸怀,
四海总归庭院。
谁在问天,
风传烟火,
宇宙哀愁散。
.
“我太喜欢这种风格的诗文了,这种长短句自带铿锵节奏与意境,简直耳目一新,我听说大唐有诗人在创造一种近体格律诗,不知你们喜欢那种风格吗?”李弘惊喜万分。
“格律诗将盛行于大唐,成为民族奇葩,我当然喜欢。”花头的男孩子性格流露出来。
李贤接过话,若殿下喜欢律诗,花头妹妹再作一首便是。
上午的阳光打在花头吹弹可破的脸蛋上,多了甜蜜的红润。
“殿下出题吧,民女试试。”
“好,就以‘真情’为题。”李弘帮她重新拾起一根树枝。
花头接过树枝,不假思索在地上划下一首五诗:
真情
.
好月懂身弯,随风钓远山。
初心春雨直,本色夕阳斑。
大地情须引,高天爱可攀。
谁人眠桂树,孤独在门闩。
.
李弘细细地品味着,尤其喜欢“谁人眠桂树,孤独在门闩。”
他一边朗读着诗句,一边趁李贤不注意,悄悄用手去碰花头无骨的腰肢,令她一个激灵。
李弘有点尴尬,花头忙催李贤也作诗一首,以“水乡”为题。
李贤思考了半刻,用树枝写下:
水乡情
.
大地修篱多问水,
花来草往柳垂贞。
泥粘过客同根住,
愿与轻云扮白丁。
.
“好好好,王弟果然大手笔,我尤其喜欢‘泥粘过客同根住’,妙哉妙哉,花头,你喜欢哪句?”太子李弘问。
“我喜欢‘花来草往柳垂贞’,民女一向视贞操为做人的底线。”
三个人有说有笑,向溪边走去。
花头远远地看见一个身着绿色圆领窄袖袍衫的太监,手拿拂尘,向这边迎面而来。
论品极,他应该是个六品以下的太监,毕竟在唐朝,三品以上的太监才能穿紫色袍衫,譬如高力士;五品以上为绯红色。
这个太监叫王冕,在宫中很受排挤。
太监来到溪边时,已上气不接下气。
“太子殿下,该回去了,武皇后等着你,要引荐来大人给你。”
“王公公,哪个来大人?他有那么重要吗?本王不见又何妨?没看到本王正在散心吗?”
“是来俊臣大人,这可不能怠慢呀。”
“本王今天偏就不见这个来俊臣。”李弘也早恨透了这个残暴冷血的小人。
王冕吓得直打哆嗦。
这时,花头严肃地说:“殿下,快回去吧,你刚册立为新太子,要注意隐藏锋芒,活人的本质就是要善于附和。”
李贤也在一个劲儿地规劝他。
这时,李弘才悻悻地离开,没搭理太监王冕。
花头小声问李贤:“这位王公公怎么腿有点瘸呀?衣着也是不讨喜的灰绿色。”
“呵,这个太监有来头,听宫中的人说,他是有女人的,他最好的朋友给他戴了绿帽子,还把他骗至皇宫,做了阉人。”
“哦,王公公有孩子吗?”
“有一个女儿。”
“唉,真是不幸,女儿叫什么名字?”花头淡淡地随便一问。
“只记得小名,叫什么小不点。呵,你是查户口的吗?我哪有闲心去打听闲事。”
“小不点?”花头心头一怔,问,“王公公的家是哪里的呢?”
“巴蜀一带,呵,换个话题好不好?”李贤有点不耐烦,“说说你今天是怎么混到卸花园里的?嘿嘿。”
花头这才恍然大悟,那个走路有失偏颇的王公公正是小不点的爹!
她便将实情简短地告诉给李贤。
“姐姐,快点追上他,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