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能迅速击溃莒军,进而合围齐军,王上只要支撑一段时间,下面的战争就能分出胜负。”
吴王知道公子光的担忧,心里也认同了公子光的建议,但他不可能这么简单给兵:“那两万人若是给你,中军不可能扛得住齐军。”
其实也未必扛不住,就像之前他抽调公子光的兵力,将攻击重点放在鲁国,调整兵力部署重点攻击侧翼是很正常的战术。
但是之前他的部署是有私心的,想赢,也想让公子光多损失一些兵,只是没想到公子光手底下的兵这么强,竟然打赢了莒国,反倒是他的中军溃败了。
所以第二战他就不方便抽调公子光的兵力了,当然也不想支援公子光,所以均衡对战。
如今公子光要把他的精兵全都抽走,这当然也算是合理战术,但是中军本来就不敌齐国,精兵被抽走,肯定会败得更惨,只要公子光稍微慢一点,他就要面临巨大损失。
虽然公子光承诺快速击败莒军,然后就能合围齐军,中军不会有太大压力。
公子光不信任他,他难道会信任公子光?
所以他说道:“齐军乃是三国主力,只要击败齐军,另外两国必定望风而逃,快速击败齐军才是最快的获胜方法,还请你迎战齐军。”
抽走两万精兵之后,中军的实力大幅下降,肯定会被齐军暴打,但如果去对付莒军,损失就要小得多了。
毕竟莒军的战斗力看起来是最拉跨的。
公子光犹豫了,拿到这两万精兵,他要去和齐军硬碰硬,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但若是不这么做,吴国很可能真的会战败,到时候大家都要受损。
于是他低头叩拜:“遵命。”
-
次日,再战,双方列阵以待。
情况和之前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联军所有的大贵族都没有出手,好像再谋划着什么。
此时对抗莒国的是吴王势力,由于精锐被抽调,吴王为避免自己损失,命令手下以防御为主,莒国的大贵族没有出手,吴国手下的大贵族也就没有出手。
两军交战之后,在齐侯再三催促之后,吴王终于飞出阵列。
齐侯左右行礼:“有劳二位相助。”
莒子与鲁侯还礼,之后鲁侯与齐侯一起飞上了云层,莒子却在战车上跳起舞来。
莒军全体振奋,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让祝平炎这个外人莫名其妙。
咋了这是,一个满脸胡子的糙汉子跳舞这么有感染力?
他便询问源大夫:“莒公起舞,有何寓意?”
“此乃凤舞,很快你就知晓了。”源大夫说完,急急忙忙的驾车出击,像是赶着买打折菜的大妈。
凤舞?祝平炎还是一头雾水,最后归咎于莒国的某种文化,不再关心,专心指挥自己的部队。
这一战的开始和之前一样,祝军先射击,然后边缘绕后,以远程火力打击敌方侧翼。
不过有上一战的经验,这次祝军的火力配置要更合理一些,虽然老家更高级的汉轻弩肯定运不过来,也上了两百初级轻弩弥补投射密度。
这一战与上一战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吴军以防守为主,所以并没有直接和莒军战车交锋,而是步战配合,以步兵保护战车,以战车保护步兵侧翼。
所以祝军绕到侧翼攻击,吴军战车自然会赶来援助,莒军战车虽然前去阻截,但吴战车更靠近己方步兵,可以得到策应,拖住莒军战车后,还是有二十辆冲向祝军。
面对气势汹汹冲过来的战车,祝平炎却只是满脸疑惑,吴军内部都不沟通的吗?上次被他俘虏了十辆战车,现在还敢用战车无脑冲。
是,这次战车更多,有二十辆,但我也有将近两百骑兵啊,还有步兵后方策应,蚝爹油!
虽然只是十辆战车的小事,但是骑兵正面冲垮了战车,实在太过惊世骇俗,消息扩散的很快,公子光队伍里的其他人就算不相信,也知道有这么一个说法。
但这是吴王僚的部队,古代的消息还没传播这么快,这二十辆战车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他们当然敢冲。
祝平炎其实不想这么硬碰硬,对冲要损失很多骑兵,骑兵最爽的用法还是追击溃兵。
但是敌方战车冲过来,如果不让骑兵去阻击,步兵肯定被冲得稀碎,到时候吴军侧翼抽调一队兵力过来,己方步兵要损失惨重。
到时候战车冲进己方步兵里,骑兵想发挥作用,只能去冲击吴军赶来配合的步兵。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