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氏主动与自己姌和?
燕国君臣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但是以崔浩对拓跋焘的了解,就算他有这个心思,在经历了一场大败之后也不会马上提出来这个想法。而一般的臣子察言观色之下,也不敢直接提出这个意见。换句话说……
崔浩打量着眼前这个似乎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双眼中流露出了一丝兴趣:能够看出当前拓跋氏破局的关键,还有着这样的胆量,拥有这样的皇帝,无怪拓跋氏能够享国百余年。
对燕国自身而言,两线作战殊为不智,拓跋氏与慕容氏虽然都是自己的敌人,但是相比于已经被重重打击过,且可以依赖燕山天险防御的拓跋氏,在自己后方,实力更强的慕容氏毫无疑问是燕国当前最大的敌人。如果能与拓跋氏结盟,在燕山一带减少一些用来防御的兵力,燕国在对抗慕容氏的胜算上也会多出一分。
而对于拓跋氏而言,当前可以说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友:南方的高氏和东侧的燕国之前就是合作坑了拓跋氏一次,而西方的唐……
不远万里从洛阳而来,攻占了太原,还为此和晋国打了一场。唐保有着什么想法只要不是蠢货都看得出来。而现在魏国大败而归,正是最虚弱的时候,说唐对自己没有什么想法,魏国内部都不信。而面对三个敌人在侧的局势,减少敌人的数量便是唯一的做法,而之所以选择燕国作为盟友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三个势力里,燕国最弱。选择与燕国同盟,便不担心与虎谋皮,反害自身。
“听上去确实让人心动。”乐毅与燕昭王对视一眼,主动开口,“但是我们该如何相信贵方的诚意?毕竟之前贵我两家还是战火纷飞,忽然间就变为同盟,我们彼此之间,只怕是不敢互信。”
“贵国君臣想来应该明白,乱世之中,敌友不定的道理。”元宏继续道,“今天的盟友明天就有可能变成敌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甚至直接卖掉原本的盟友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走过来的贵国君臣,应该对这一点习惯了才是。”
“燕国是个小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燕昭王回答道,“小国就要有小国的生存方式,如果随意就相信了别人的善意,那么必然会输得一无所有。”
“其实,倒也是有一个方法,能够让我国相信,贵国的确带着诚意而来。”崔浩忽然道。
“不知崔公有何良策?”
“战国之世,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彼此派遣质子。”崔浩的眼神中带着几丝狡黠,“但说到底,这个方法其实也没什么用,毕竟往往被派遣来做质子的往往都是最不受宠的那一位。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在这里的拓跋氏皇亲国戚,想来每一个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吧。”
“质子啊……”元宏点了点头,“确实,如果选择一位拓跋氏皇族作为质子,的确能够取得贵国的信任。只是崔公,有一件事我还是没太搞明白。”
“以陛下的能力,还有想不明白的事情吗?”
“倒不是想不明白,只是真正与古人对话之后才发现,有些事情和我从书上看到的大相径庭。”元宏似乎是在感慨。
“不知陛下说的是什么?”
“我遍览古书的时候,发现一般而言,都是两国互相派遣质子,以作和平见证。”元宏道,“莫非在战国时期,质子的派遣都是单向的吗?”
“自然不是。”事已至此,苏秦不得不开口了,“自然如同古书所写,是两国之间彼此派遣质子,作为友好的见证。”
“既然宏的历史没有读错,那便是再好不过了。”元宏笑了笑,“根据宏所读的历史,质子的派遣都是双向的——崔公如果想要我们派遣质子,我国确实可以派遣出一位皇室成员担当此任,但是贵国可能有对应的人选?”
“确实没有。”燕昭王开口回答,“所以我们也不会强行要求贵方派遣质子。但是也正如崔司徒所言,我们不敢相信贵国的诚意。仅凭借阁下的结盟之言,就想要撤下去燕山口的兵力,非常困难。”
“当然,我们也对此不抱希望。”元宏道,“但是我此来就是为了让贵国相信我国的诚意。起码要让贵国相信一件事情。”
“什么事?”
“如果贵国以后在燕山附近发现不明身份的敌军踪迹,那么必然不是我军所为。”
“使者一路舟车劳顿,还请安顿车马,在此休息几日。”燕昭王道,“老师,这件事就麻烦您了。”
“领命。”
“老师?他就是郭隗?”拓跋宏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中年人,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