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着的是他们四个人议定的作战计划,之所以写下三份,是因为要送往三个地方。
荀彧揣起三份作战计划,站起来,正了正衣冠,用力睁大眼睛,提起一些精神,道:“这段时间,就在军政处休息吧,不要去任何地方,直到战事结束,或者是陛下传唤。”
“荀文若,别忘了答应我的事,战事结束,借给我一千金。”郭嘉挺直脊背,伸出双手,十指相扣,举过头顶,僵硬的身体,发出咯咯的声响。
戏志才摊平桌面上的文书,趴下试了试,觉得合适后,闭上眼睛,提醒道:“还有我的!”
而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荀攸,已经趴在一堆杂乱的文书中沉沉睡去。
荀彧没有回应二人,出了军政处,叫来在不远处值守的小黄门:“常侍,带我去见陛下。”
军政处设置在皇宫外廷,以荀彧的级别,他想要进宫见天子,只需要提前让宦官通报一声,如果天子有空,他就可以见到,如果没空,那么等一会儿也能见到。
之所以,叫上小黄门陪自己同去,是因为他同样困得几乎睁不开眼睛,但是,军国大事不可耽误,担心自己一个人行走,昏昏沉沉地耽误了事,这才叫上人同行。
一路上,荀彧不停开口,向小黄门打听这几天宫外发生的事情,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精神。
到了崇德殿,小黄门停下脚步,弯身行礼道:“荀首辅,奴婢去通知陛下,您在这里稍等片刻!”
小黄门有些激动地敲开崇德殿的门,在皇宫里,小黄门多如牛毛,不是每一个都有机会见到天子,更别说和天子近距离说话。
所以,他既激动又紧张地钻进,离了一条缝的崇德殿。
门后,赵让拦下小黄门,问道:“你是哪个宫里的?到这里什么事?若是惊扰了陛下,可知是什么罪名吗?”
后宫很大,但是显贵就那么几个,眼前的小黄门既不是太后那边的人,也不是唐贵妃,和几位受宠妃子宫里的人。
是一个赵让没有任何印象的生面孔。
盘查询问,既是赵让的职责,他自然不敢轻易放人过去。
“见过中常侍!”
“奴婢是外廷负责杂活的,军政处的荀首辅让奴婢带他来见陛下,奴婢不敢不来,还请中常侍通报陛下,荀首辅有要事请见,现在门外等候!”
小黄门没有顶撞赵让,干脆利落地跪到地上,用几乎哭出来的声音,委屈巴巴地搬出荀彧做护身符。
这点儿小心机,赵让在宫内摸打滚爬多年,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着眼前这个小黄门,倒是生出了一丝赏识。
会借势,就说明这是个聪明人。
赵让再次拉开殿门,道:“起来吧,内卫缺个跑腿儿的,从今往后,你就到内卫做事吧!”
小黄门情绪激动,却也不敢大声言谢,只能压低声音,激动到发抖:“多谢中常侍提携,奴婢一定尽心做事,不负中常侍栽培!”
同时,他在心里,暗暗感激荀彧。
要不是荀彧找到他,他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也不可能和赵让说上话,更别说从做杂活儿的底层太监,成为了内卫的人。
“是不负陛下才对!”赵让回头纠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