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祠。还说道,等过段时间,他把幽州的事情安排好,要亲自去太原城,纪念为收复太原晋阳等地而牺牲的将士们,同时让叶广林把晋阳城的防御做好,选出一部分士兵前来太原。一同参加纪念祠的活动。
孙连城收到书信后,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其实纪念祠的地址,他和赵庆涛等将领早已经选好了,前期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要不是朝廷要收回太原等地,估计这个时候早就建设完成了。所以收到李玉青的书信后,孙连城就带着赵庆涛等人,来到了太原城东的一座山坡上,山坡上的美景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望着远处的山峰,它们仿佛是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画,层层叠叠,犹如仙境般美丽。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树木高耸入云,枝叶繁茂,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从半山腰往下看,眼前是一片平坦开阔的腹地,欣欣然有绿意。群山莽莽,山间的青白炊烟,像千百年不曾消散过那样漂浮着。墨黑丛林隐于其后,明净苍穹悬于其上。
在山脚下的一处空地上,则是堆满了建设纪念祠所需要的各种石料,木头,原木,砖瓦等材料。几人再次实地考察了之后,然后孙连城说道:“赵兄,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了,赶紧建设吧,过段时间王爷还要亲自过来呢,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工匠前段时间也已经找好了,让人通知一下,今天就开工建设。”
赵庆涛说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随后孙连城又对着副将说道:“从军营里抽调出三千士兵,赶紧把这些材料全部运到指定的地点,莫要耽误了工期。告诉士兵们,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副将说道:“好的,将军,末将这就把人带过来。”随后就匆忙离开了。
副将来到军营里,说道:“来,大家安静一下,我说个事情,大家都知道,孙将军准备在城东的山坡上建设一座纪念祠,现在材料已经运到山脚下了,现在需要人手,把材料运到山上去,但是为了太原城的安全,还得有人守城,愿意报名的请站到右边,剩下的守城!”等副将说完。队伍随之就动了起来。出乎意料的是,所有人都争前恐后的站到了右边,不仔细看,还以为没有人去呢。
副将摆摆手说道:“我知道大家的心意,但是太原城不能不守吧,这样吧,今天去三千人,明天换下一队,接着去三千人。就这样,然后第一队,现在就出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太原城东的山坡上,大家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大家累大汗淋漓,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累,也没有一个人偷奸耍滑。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纪念祠建造的速度,比想象中快的多,有的战士白天守城结束,换下来之后,趁着休息的时间,和三五成群的战士们,来到山脚下,自发的把材料运送到山坡上。很多工匠知道这里要建设纪念祠,就使尽浑身解数,也要把纪念祠建设好,有的工匠,还会把一些小的,容易携带木材带回家,在烛光下进行雕刻。然后第二天雕刻好了,再带回山坡上去。就这样经过所有将士和工匠们不得昼夜的努力,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座纪念祠终于建设好了。随后孙连城又在纪念祠前方一百米的路旁树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道:“前方纪念祠,文臣落轿,武将下马!”
随后没过多久,李玉青就来到了太原城。他先是在城中视察了一番,检查了一下太原城的防御工作。随后又探望了一下太原城的百姓,详细了解了百姓们的疾苦。又走到田间地头,蹲下来看看农作物的长势,和土地的墒情,以及农田水利等设施。随后又去太原周边的州郡去考察一番。
等视察结束以后,李玉青返回了太原城。休息了一天,然后说道:“明天去纪念祠吧,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没有?”
孙连城赶忙说道:“所有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可以去了。”
随后第二天,李玉青换了一身衣服,神情严肃的说道:“所有人,出发,去纪念祠。”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纪念祠,一个多时辰后终于到了山下。李玉青看了看眼前郁郁葱葱的大山,不由得说道:“是个好地方,你们用心了。”随后大家就沿着山间修好的路,前往纪念祠。
半个多时辰后,终于可以远远的看见纪念祠那庄严肃穆的面孔了。又往前走了不远,李玉青看到孙连城在路旁写的牌子,随后跳下马来,然后说道:“所有人听令,现在所有人立刻下马,步行上山!”
走了一百多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