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李定国
张献忠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处的战场,那里曾经是他和他的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地方。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愤怒,有无奈,也有一丝不甘。
“让我再想想,”张献忠终于开口,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明天一早,我会给你们答复。”
将领们默默地退下,留下张献忠一个人站在山岗上。夜幕渐渐降临,星光点点,但张献忠的心中却是一片黑暗。他知道,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将是一场豪赌,而赌注,是整个大西军的命运。
夜深了,张献忠独自坐在营帐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阴沉的脸庞。他手中的酒杯已经空了无数次,但心中的烦闷却丝毫未减。
“义父,”一个声音突然在帐外响起,是李定国,“我能进来吗?”
张献忠抬头看了看帐门,点了点头,“进来吧。”
李定国掀开帐门,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谈。
“义父,”李定国走到张献忠面前,“我有一个想法,或许能为我们找到一条出路。”
张献忠放下酒杯,目光锐利地盯着李定国,“说来听听。”
李定国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可以暗中联系吴三桂,提出和谈。如果我们能争取到他的支持,或许就能在朝廷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得到更妥善的安置。”
张献忠的眉头紧皱,他没想到李定国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沉思了片刻,问道:“你真的觉得投降朝廷是大西军唯一的出路吗?”
李定国坚定地点头,“是的,义父,大明的官军,皇太极的大清,吴三桂祖大寿的关宁铁骑,还有李自成的闯军,他们哪个不比我们大西军强,但最后都被张九真灭了,天命如此明显,难道还要逆天而为吗?”
这句话让张献忠无法反驳。
最后张献忠道:“你认为吴三桂会愿意帮助我们大西军争取更多话语权吗?”
李定国点了点头,“吴三桂虽然与我们为敌,但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如果我们能给他足够的利益,他或许会考虑与我们合作。以后在朝廷里面我们与他守望相助,对他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会帮助我们的。”
张献忠的目光变得深邃,他知道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但也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机会。他站起身,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但要小心,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李定国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营帐。张献忠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一个转折点,而他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李定国的计划在暗中进行,他秘密派人联系吴三桂,提出了和谈的建议。吴三桂对此表现出了兴趣,双方开始秘密接触,商讨合作的细节。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逃过冯双礼的眼睛。他察觉到了李定国的行动,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决定暗中调查,弄清楚李定国的真实意图。
几天后,冯双礼找到了张献忠,将他的发现告诉了张献忠。
张献忠听后,没有说什么。
“大王,”冯双礼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我们不能让李定国这样胡来。如果他真的和吴三桂勾结,我们大西军就彻底完了。”
张献忠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处理,你先回去。”
,,,
吴三桂坐在大帐内,手中把玩着一把精致又锋利的匕首,他眉宇从容。帐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过了一会,他放下匕首,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一张宣纸,开始给张九真写信。
“陛下万岁金安,台鉴:
近日得悉,张献忠意欲向朝廷投降,出面商谈者乃其义子李定国。臣观他们投降意愿颇强,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若陛下应允,吾即刻回信,令其速速投降,并即刻往京,向陛下答谢天恩。
臣吴三桂敬上”
信写毕,吴三桂唤来心腹,命其火速送往京城。心腹领命而去,吴三桂则独自坐在书房,心中思绪万千。
张九真接到吴三桂的信,大喜过望。他立刻命人备好笔墨,亲自回信。
“吴卿台鉴:
得卿家来信,知张献忠意欲投降,实乃天大喜讯。着令其速速投降,并即刻来京。朕将亲自接见张献忠与李定国,以示朝廷宽大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