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众将道:
“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当乘胜追击。郭淮、孙礼二将乃魏军之中坚,若破此二人,则魏军必乱。”
于是命王平、姜维、关兴、张苞四将各领一军,分前后方向攻向郭淮与孙礼所在之处。
郭淮、孙礼听闻蜀军来攻,急忙列阵以待。
关兴、张苞率先冲入敌阵,两员小将如同猛虎下山,魏军一时难以抵挡。
但郭淮、孙礼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很快稳住阵脚,指挥魏军反击。
此时,王平、姜维从后包抄而至。
姜维摆开八卦阵,困住部分魏军。
王平则率军直取郭淮、孙礼主营。
郭淮、孙礼腹背受敌,渐渐不敌。
激战之中,关兴瞅准时机,一枪刺向郭淮,郭淮躲避不及,被挑落马下。
孙礼见状大惊失色,稍一分神,被张苞一矛击中肩部,跌落马下,被蜀军擒获。
蜀军大获全胜,缴获无数军械粮草。
诸葛亮得到捷报,大笑道:“此乃天助汉室复兴。”
随后整军向着曹魏腹地继续进发。
魏军得知郭、孙二人兵败被擒,军中大乱。
魏帝曹睿闻听此讯,龙颜大怒,急召司马懿进宫商议对策。
司马懿进殿,面沉如水,奏道:“陛下莫急,臣愿亲率大军前去迎敌。”
曹睿应允。
司马懿率领十万大军星夜兼程。
而诸葛亮这边,大军一路势如破竹。
行至一处山谷,魏延进言道:
“丞相,此处地势险要,恐有伏兵,需小心谨慎。”
诸葛亮却笑道:“吾观天象,并无凶险,只管前行便是。”
岂料这一切皆在司马懿算计之中,他已在此处设下重重机关陷阱。
当蜀军进入山谷深处,忽然四周喊杀声起。
箭雨如注,滚木礌石纷纷落下。
蜀军顿时阵脚大乱。
诸葛亮大呼中计,忙令诸将镇定,组织抵抗。
然而司马懿的大军不断涌进谷内,蜀军逐渐处于下风。
就在这危急时刻,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惊雷劈下,正好击中谷口一侧山体,引发山崩。
巨石滚落堵住谷口,司马懿的大军被困在谷外,只能眼睁睁看着谷内的蜀军。
诸葛亮趁机重新整顿军队,准备寻找突围之法。
众将士望着堵住的谷口,心中稍定。
但危机仍未解除,谷内粮草有限。
诸葛亮登上高处查看地形,发现谷内竟有条暗河,顺着暗河或有生机。
于是蜀军沿着暗河前行,虽路途艰难,但也避开不少机关。
另一边,司马懿命士兵搬开巨石。
张苞领命先行探路,一路披荆斩棘。
正行间,忽见前方似有光亮,以为找到出口,大喜过望,催马速行。
不想那竟是一处深涧,周围有迷雾遮掩。
待看清时为时已晚,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
众人大惊,忙围上前看视。
只见那涧深不见底,雾气氤氲。
正在众人绝望之时,崖壁间伸出藤蔓,似有神助。
原来这谷内别有洞天,谷底竟住着一位避世高人。
他不忍见众人困死于此,便施展法术生出藤蔓。
众人顺着藤蔓下到谷底,得高人指点寻得真正出路,最终成功突围,而司马懿只得了一座空谷。
后军急忙救起张苞,头已跌破。
幸无性命之忧,只是昏迷不醒。
众人谢过高人,抬着张苞依着指引之路前行。
行了半日,终于出得山谷。
此时,蜀军上下虽疲惫不堪却也庆幸捡回一命。
诸葛亮深知此次战败乃是轻敌所致,回营之后便闭门苦思破敌良策。
再说那司马懿,得知蜀军逃脱,恼怒不已。
他认定谷中有奇异之人相助,欲再寻机会一雪前耻。
于是派人四处探寻那谷中的高人踪迹。
数日后,探子来报,说是在附近山中发现疑似高人行踪。
司马懿大喜,亲率一队精兵前往。
那高人本不欲再涉尘世纷争,奈何司马懿苦苦相逼。
高人无奈之下,施展出奇门遁甲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