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山林之中迷雾重重,怪石嶙峋仿若巨兽。
司马懿的人马陷入其中,晕头转向。
而蜀军听闻此事,诸葛亮心生一计。
他料定司马懿短时间难以脱身,遂决定率军突袭魏军大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蜀军悄悄摸到魏军大营外,趁着夜色发动攻击。
魏军未曾料到蜀军竟敢主动出击,一时大乱。
蜀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
魏军营中喊杀声震天,火光冲天而起。
司马懿在迷阵中左冲右突,始终找不到出口。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际,天空忽然划过一道亮光,紧接着一阵狂风吹散了部分迷雾。
司马懿抓住时机,带着残兵狼狈逃出。
但当他赶回大营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狼藉。
诸葛亮大获全胜,缴获众多粮草辎重。
此役过后,魏军元气大伤,司马懿退回城中坚守不出。
而诸葛亮这边,虽取得胜利,却也担心张苞伤势。
他亲自查看张苞病情,见其仍昏迷不醒,心中忧虑。
于是,孔明令人送回成都养病,并安排可靠之人沿途护送,希望成都的名医能妙手回春,使张苞早日康复归队再战。
诸葛亮闻此消息,悲痛万分。
他深知张苞年轻勇猛,乃是蜀汉不可多得的将才。
当下便觉眼前发黑,几欲昏厥。
众人忙上前搀扶劝慰。
诸葛亮强撑病体,召集诸将商议军情。
姜维进言道:
“丞相莫要过度哀伤,如今军中之事还需您主持大局。
张苞将军已逝,我等更应奋勇杀敌,以慰将军英灵。”
诸葛亮点头称是,然而眼中悲戚之色难掩。
此时,马谡站出说道:
“丞相,那张苞既已不在,敌军或会趁机来袭,我军当早做防备。”
诸葛亮深以为然,开始重新布置防务。
可诸葛亮心中始终难以释怀,每念及张苞,就想起刘备临终嘱托,复兴汉室大业尚未成功,却折损如此良将。
他暗自思忖,难道真是天不助汉?
但很快他便振作起来,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紧训练士兵,谋划新的战略,一定要让曹魏知道,即便损失大将,蜀军亦不会退缩。
孔明闻知,放声大哭。
众将大惊失色,皆跪地相劝。
孔明哭罢多时,方止泪而言:
“吾非只为苞儿之死而恸,实乃痛惜大汉再失英才,北伐之路愈发艰难。”
言毕,又望向北方,目光坚定如炬。
忽探子来报,言说城中百姓多有染上怪疾者。
孔明心忧,遂带数名军医前往探视。
至城中,只见病患无数,呻吟之声不绝于耳。
孔明详查病因,发现此疾乃魏军败退时所施毒计所致。
孔明眉头紧锁,命军医速寻解药之法。
同时,他下令开仓放粮救济患病百姓。
姜维担忧道:“丞相,如此恐影响军粮储备。”
孔明叹曰:“百姓为本,若无百姓支持,纵有百万雄师亦无用。”
几日后,军医研制出解药,患病百姓逐渐痊愈。
此事传遍四方,人心归附于蜀。
孔明借此机会招募新兵,扩充军力,军心民心皆稳。
而后,孔明再次整军备战,欲趁势进击魏军,以实现先帝遗愿。
正当诸葛亮率军出征之时,忽然一阵阴风吹过,天色骤暗。
诸葛亮心中惊疑,忙掐指一算,却脸色大变。
只听他大呼一声:“不好!”
原来,这是魏军请来的异人施展邪术,欲破蜀军士气。
只见前方出现一片迷雾,雾中有许多妖魔鬼怪之影,士兵们见状惊恐万分。
诸葛亮镇定自若,登上高台,取出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
瞬间,一道金光从剑上射出,冲入迷雾之中。
然而那邪术颇为厉害,金光虽驱散部分迷雾,却未能完全破解。
诸葛亮深知若不破此邪术,此战必败。
于是他决定冒险一试,施展禁术借天地之力。
他口吐鲜血,强行施法,天空中顿时雷电交加,所有鬼怪影像皆被击散,那迷雾也随之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