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是从小养大的,李三真不忍心卖了它吃肉。
余年记得,这河津县周遭是有那么个风俗,闺女出嫁,得在衣箱子里头放一锭压箱银子,多少不论。
有钱,就打个十两的大元宝,没钱,打个二两银锞子也成。
不过,没有这锭银是不成的。
等闹新房的时候,衣箱盖得打开,叫来看新娘子的也看看嫁妆多丰厚。
若是没有,新娘子在婆家便抬不起头来。
若银子好,银锭大,新娘子腰板便能挺得直直的。这是娘家疼爱闺女的证明,你婆家对我不好,我拿了银子回娘家去!
余年平日和李三家略有来往,知道他家也是靠男的赶车,女的赶海挣个辛苦钱。
沉吟一番,余年便转进屋里,从空间中拿出云记给她的那锭雪花纹银,出来交到李三手里。
“这、这……”
李三眼睛都瞪直了,这么白亮亮的银锭子,银质也太好了!
平日里对着乌嘟嘟的银角子,都忘了银子是雪白雪亮的了!
“李三哥,这是五两的银锭。”
李三忙道:“先前说好,二黑四两五钱,我这就回家给你拿钱去。”
余年忙按住他:“不必,这余下五钱,我同李三哥定些小海货。”
“小海货?”
“是,”余年点点头,“小龙虾、小青蟹、小鱿鱼、小鲷鱼、小黄花……我只要小的。但种类要多,贵货更好,我另加钱。”
李三被她说糊涂了,村里人赶海出船,都要大的,她咋要小的呢?
“余年妹子,你别跟我客气,虽说李三哥没大本事,抓鱼抓蟹都来得。”
余年只好再解释一番:“我会养海货,能把小海货养肥,因此要小的过来养,倒比买大海货卖出去赚得多。”
李三这才恍然大悟,憨厚一笑。
“那余年妹子,我就承你这份情了!你等着,我给你牵驴去!”
牛婶在旁看着李三走远,叹口气道:“你说这世上的事儿多奇怪?有血缘的,有时候倒不如没血缘的有心肝些。”
:()嫁给傻子后,我靠赶海赚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