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此六人者,审配专而无谋、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正,逄纪果而自用,颜良、文丑匹夫之勇,可一点而擒也。”
陈琦道:“文丑、颜良、高览皆某之属臣,不为袁绍用也。不过,元甫听闻,却不知沮授、郭图何如也?”
郭嘉道:“沮授虽有谋划,却不能为绍所用,终是无用之徒。至于郭图,朋党也,还当用计以间之。”
陈琦道:“若此六人各为太守,何如?”
程昱道:“田丰、沮授、审配所辖或为善地,余者,必先自乱也。”
陈琦又道:“如今仲德既知欲擒故纵,可知后续如何?”
程昱道:“但求虎符。”
陈琦笑道:“此何难?”于是取虎符交于程昱手中。于是程昱升帐,又聚众将。程昱令下:“以张辽、高览行计,此事不变;又以高顺为中护军,拱卫中军以及众谋士。以陈琮为援,伏兵于乌巢江边树林中,又使徐晃、陈珩各引弓兵一万五千,在易京设伏,以绝袁绍之援兵。”
陈琦果然依计而行,袁绍也按程昱之计谋而行,陈琦大乐,八牛弩、发石车、井阑等器具,伤死袁绍兵者不计其数。
陈琦自引一彪突骑兵,在各地游走,郭嘉劝道:“将军乃是主公,当居中军而谋划,岂可身先士卒,置身死地哉?倘将军有失,我军如之奈何?”
陈琦道:“元甫不过匹夫耳,虽有智谋,但终是不及诸位军师也。出谋划策非元甫所长,元甫所长者实是浴血奋战耳,今我所领者,后卫也,即救援兵少危机之地,又非冲锋陷阵,当无大危之险也。
再者,元甫之武艺,与吕奉先伯仲之间,试问天下可杀元甫者何人乎?”
此时,青州、冀州皆是大乱,审配被甘宁牵制,终是无法救援平原,于是平原被太史慈攻破,淳于琼酩酊大醉,及平原城破,犹在呼呼大睡。于是被吕威璜擒住,献于太史慈面前。
太史慈又打囚车,陷淳于琼于车内,献纳于陈琦军中。陈琦见淳于琼,鄙夷道:“公乃西园校尉之一,如今如何这般光景?”
淳于琼道:“此乃误中你之诡计,又岂是战之罪?非我无能,实汝狡猾如狐也!”
陈琦笑道:“公也熟读兵书,岂不知兵不厌诈乎?”
淳于琼又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而公一昧用奇,我军不察,方有此败,故曰:非战之罪。”
陈琦摇头,指淳于琼道:“岂不知孙子曰: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部队就象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不算上最高明。不是么?”
淳于琼道:“此谬论也!”
陈琦笑道:“此非陈元甫所言,乃武圣孙子所言,何得公之军事,尤胜孙子乎?”
淳于琼顿时语结。于是缩坐于墙角,一言不发。
陈琦笑道:“某行军多年,于今日,终见不知羞者,尤以汝为甚!某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淳于琼道:“汝休逞口舌之利,似汝等鼓弄唇舌之辈,吾见之多也!”
陈琦心道:“都言诸葛亮骂死王朗,看来是王朗心智不坚所致,实非孔明唇舌之利也。淳于琼之厚颜如斯,只怕邺城拐角之墙也不及其脸皮之厚也。”
高览道:“不如削其鼻,以为惩戒?”
陈琦道:“此贼与公有仇耶?有恨耶?”
骑督赵叡道:“此贼每于主公面前献谗言,与郭图并称小人耶!叡虽非大才,亦厌此人久矣。”
远处,袁绍军与陈琦军依旧在交战,张合独战文丑、颜良,颜良道:“儁乂何不早降,那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吾虽勇,其终不知所能用者,我主元甫不同,其虽幼,却知能善用,公骥虽不能为主将,但幸喜能冲锋陷阵,吾之所好也。
儁乂统兵之才,前闻降者言:儁乂与我主交锋,不敌而回,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