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抱歉,我没办法擅离职守!”
杨维义闻言气急败坏,瞪大双眼,满脸涨得通红,嘴唇颤抖,愣是半晌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的胸膛如同风箱一般剧烈地起伏着,仿佛下一刻就要炸开,显然已经被怒火烧到了极点。
杨维义伸出一只手哆哆嗦嗦地指着李诺,另一只手则死死捂住心口位置,因为过于气愤,心脏传来一阵又一阵揪心般的疼痛。
张文杰眼见形势不妙,急忙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杨维义,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搀扶到椅子旁慢慢坐下,轻声劝慰道:“二位大人暂且息怒!咱们不都是为朝廷尽力,为皇上尽忠!
即便彼此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朝廷能够繁荣昌盛!来来来,都先请坐下来,让心情平复一些,然后再好好思考应对之策!”
在张文杰的劝解之下,李诺和杨维义这才极不情愿地分别坐到了两边。
他们各自扭转身体背对着对方,谁也不肯率先做出让步,气氛显得异常尴尬与紧张。
张文杰站在中间,看看这个,又瞅瞅那个,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不迭,面对如此僵持不下的局面,真是感到万般无奈。
“两位大人,请息怒,且听末将一言!此次不论是女贡出事,亦或是平阳失守,于公于私,咱们皆是难辞其咎!谁都休想能逃脱这份罪责!此刻在此处相互斗气争吵,毫无益处可言。倒不若各自退让一步,心平气和地想应对之策。”
听闻此言,那二人方才强压住心头熊熊燃烧的怒火,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张文杰。
“依张将军高见,我们该如何行事?”杨维义心里很是明白,一旦女贡这边出了差池,他定然会成为第一个遭受惩处。
张文杰略作沉思,缓声道:“以末将之愚见,当务之急乃是速速增兵以护卫女贡一行人的安全。
至于具体应增兵几何、需留守多少兵力以及怎样才能牢守平阳关等诸多事宜,尚须从长计议,徐徐商讨方可定夺。”
“嗯,张老弟所言极是,我同意。”李诺当即开口表明态度。
于是三人便围绕着可增调的兵力数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只是没过多时,他们之间再度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李诺猛地一拍面前的茶几,震得桌上杯盏一阵乱晃,茶水四溅而出。
他瞪大双眼,怒不可遏地吼道:“你说啥!只留下区区一千人马,却要派遣整整四千人去追击!
杨维义啊杨维义,真不知你这脑壳里装的到底是不是浆糊!如此荒唐之言,亏你有脸说得出口!”
张文杰眼见气氛有些紧张,连忙满脸堆笑地打起了圆场:“总兵大人稍安勿躁,来,喝口茶,消消气。不知道咱们这平阳关现在究竟有多少精锐的骑兵?”
只见那位被称为总兵大人的将领面沉似水,但还是闷声回答道:“三千。”
张文杰一听眼睛一亮,赶忙说道:“如此甚好!既然有三千之众,那就不妨派出这三千骑兵前去追击敌军吧!
我还有五百名英勇之士,他们也留在此处,共同守卫这平阳关。”
接着,张文杰又转头看向一旁的杨维义,诚恳地解释道:“杨大人,您想想看,那些步兵们行军速度实在是太慢!
如果单靠他们赶过去支援,等到他们抵达战场的时候,恐怕这黄花菜早就经凉透了!
所以依我之见,唯有让骑兵们日夜兼程地去追,方有可能及时赶到战场,扭转局势呀!”
说完这番话,张文杰目光扫视过面前的两人,询问道:“不知两位大人对我的提议意下如何?”
杨维义听完张文杰所言,心中暗自思忖一番,不禁觉得他说得甚有道理。
方才自己的确是太过心急,以至于没有想到这个关键问题。于是他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张文杰的观点。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诺却依旧在低头沉思着。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缓缓开口说道:“若是只留下两千五百人驻守平阳关,虽然略显吃力,但勉力为之应当还能坚守得住。”
话音未落,李诺便朝着张文杰抱拳施礼道:“既然如此,那张老弟,事不宜迟,我这就立刻下令击鼓点兵!此次行动,可就要多多仰仗张老弟你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坐在椅子上的杨维义突然脸色大变,霍然起身,口中大声喊道:“不行!绝对不行!”
“你又有什么屁要放!”李诺一听那家伙说话,心中的怒火瞬间就被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