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玩报名参加乡试的事情,并未声张,仅有诚心堂内班的那些同窗知晓。
多数人都未将其放在心上,毕竟一块儿进学一个多月,彼此之间多少还是有几分了解。
他们与贾玩没多少交情,后者的学识才情也只平平。
当然,以他的年纪和出身来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总归比绝大多数勋贵纨绔要好!
但这还不足以让他们另眼相待,至多也就是少了几分偏见罢,并无什么好感或恶感之说。
只有少数几个官家子,如都察院御史家那个姓蒋的,偶尔会不阴不阳地嘲讽几句,当个乐子人。
贾玩全然不放在心上,整日只与林鹏和于闻道一块儿温书备考。
人一旦有了正事儿,时间就总会加速流逝。
一晃便是六月中,农历六七月,正是暑气最重的时候,天炎如火。
换做平常书院学堂,早该放田假了,让农家学子回去帮着农忙,富家学子也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避暑。
但国子监总归不同,京中哪有农家子?
便真有个别从外地优监入学的学子,一个月田假也基本来不及往返,更别说路费往往比雇人务农更贵,所以本朝国子监并无田假之说。
照例月中休沐。
仇兴那边的事早已妥当,划归贾玩名下的花鸟行和茶楼也终于落实,白纸黑字红泥印的契书到手。
倪二被他带给了裘安,三人各自安排进兵马司的临时差吏一共约有十来人。
以后巡查坊市,配合打理铺面的活计,就由这批人来专门负责了。
随后,贾玩便带着宁五去老北市花鸟行做交接,原本在那儿打点的掌柜、账房、活计都继续留着。
只单给宁五放了权,让一边跟着学,一边对这些人进行考察。
同时,这也是贾玩对宁五的考验和培养,如果他只有做掮客当小贩的本事,而没有当掌柜打理铺面的能力,那他在贾玩身边也跟不了太久。
至于成贤街的茶楼那边,贾玩则是带了贾芸过去,也是差不多的安排。
“钱掌柜,我这个侄儿刚出来做事,你平时辛苦些,多带带他!”
贾玩带着贾芸在三层茶楼上下转了一圈后,对茶楼的钱掌柜如是说道。
这处茶楼的位置很好,斜对着国子监正门,距离奉天府贡院同样不算远。
只不过里里外外的布局实在俗气了些,铜臭味太重,一楼桌椅太密,相邻两张桌挨得那么近,声音稍微大些就会被邻桌听去。
卫生也不算讲究,茶水点心的品质又很一般……
在这条街上做茶楼生意,那最主要的客源其实就是国子监的监生还有贡院的考生。
这些是什么人?
读书人!
心高气傲,自以为是文曲星下凡的比比皆是。
这种档次的茶楼,恐怕只有落魄书生才愿意下脚。
可京城里,能有几家落魄的?
所以贾玩只一眼,就看出这里的定位有问题,肯定还是该走高端市场!
不过茶楼的钱掌柜是个四十多岁的大胖子,脸上的膘堆着,把眼睛都挤得眯缝到了一块儿,看起来显得极为油滑和市侩。
与茶楼这种清雅地方,气质实在不符。
之所以没有立刻把他换了,主要是因为贾芸年纪太轻。
这小子和宁五不一样,宁五是从小在商贩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早就能识人断物,最擅长察言观色,知道眉眼高低。
而贾芸今年刚出来做事,即便脑袋灵光,机灵能用,也需要时间成长,暂时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这个钱掌柜虽说不适合茶楼,但待人接物的本事总归还是有的,足够带一带贾芸。
听新东家这样说,钱掌柜也是连声应下。
最近这两个月,贾玩是打算好好备考的,所以生意上的事只简单提了几句。
将刚才发现的问题都说了出来,并点明自己的想法。
至于钱掌柜要怎么改动,那就是他的事了!
如果等秋闱过后,贾玩依旧看不到成效,那到时候腾出空来的他,便能好好整顿整顿手里的两处产业,该换人换人。
“三爷,晴雯姐姐说,您今年就要考状元去啦?”
待在荣国府的时候,红玉和五儿照例缠着晴雯问长问短。
贾玩报名乡试的事,晴雯是知道的。
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