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京城的春日,微风拂柳,花香四溢,可张诚的府邸内却弥漫着紧张的气息。科举改革方案重审在即,张诚与林羽在书房中反复研讨每一个细节,力求方案能在朝堂上顺利通过。
“林兄,此次科举改革重审,关系重大。我们必须确保方案无懈可击,让那些反对者无话可说。”张诚的目光坚定,紧紧盯着桌上的改革方案。
林羽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张兄所言极是。但朝堂局势复杂,那些反对势力必定不会轻易罢休,我们还需做好充分准备。”
两人正说着,管家匆匆走进书房,手中拿着一封书信:“老爷,这是宫里传来的密信。”张诚接过信,迅速展开阅读,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怎么了,张兄?”林羽见状,关切地问道。
张诚将信递给林羽:“皇上身边的近臣传来消息,说有几位老臣联合起来,打算在重审时再次刁难我们,试图推翻改革方案。”
林羽看完信,眉头紧锁:“这些老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真是不择手段。看来我们得提前想好应对之策。”
张诚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守,还需主动出击。我打算联合朝中支持改革的官员,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他们的阴谋无法得逞。”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一处深宅大院里,几位反对科举改革的老臣正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如何阻止改革方案通过。
“张诚那小子,以为剿匪立功就能顺利推行改革?简直是痴心妄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怒目圆睁,拍着桌子说道。
“没错,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这次重审,我们一定要抓住改革方案的漏洞,将其彻底否决。”另一位老臣附和道。
他们商议着在朝堂上如何发难,如何煽动其他官员反对改革,一场针对科举改革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张诚深知时间紧迫,他立刻开始行动。他先是拜访了几位平日里与他交情不错,且支持科举改革的官员,向他们说明了当前的形势,并得到了他们的坚定支持。接着,他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送往宫中,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全力支持。
在忙碌的筹备过程中,张诚也没有忘记关心家中的婉娘和苏瑶。婉娘一如既往地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默默支持着张诚。而苏瑶则时常在江湖上为张诚打探消息,偶尔也会来到张府,与张诚一同商讨应对之策。
这日,苏瑶来到张府,刚走进书房,就看到张诚和林羽正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张诚,我听说那些老臣又在搞鬼,是不是真的?”苏瑶一脸焦急地问道。
张诚微微点头:“是真的。不过你放心,我们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苏瑶看着张诚疲惫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你也别太操劳了,身体要紧。要是那些老臣敢在朝堂上为难你,我……我就找江湖上的朋友教训他们!”
张诚连忙摆手:“苏瑶,此事关乎朝堂大事,切不可意气用事。我们要用智慧和谋略解决问题。”
苏瑶虽然心中不服,但还是听了张诚的话:“好吧,那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张诚想了想,说道:“你在江湖上人脉广,能不能帮我收集一些关于科举制度弊端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可以作为我们在朝堂上反驳那些老臣的有力证据。”
苏瑶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说完,便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张府。
在苏瑶的努力下,很快就收集到了许多关于科举制度弊端的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到各个阶层,生动地展现了科举制度对人才的埋没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张诚看着这些案例,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这些将成为他在朝堂上的有力武器。
终于,科举改革方案重审的日子来临了。张诚早早地来到朝堂,他的神色镇定,但内心却充满了紧张和期待。朝中大臣们陆续到齐,皇上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登上龙椅。
“今日,重审科举改革方案。张诚,你先将改革方案详细阐述一遍。”皇上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
张诚向前一步,深吸一口气,开始有条不紊地阐述科举改革方案的内容和意义。他的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将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一一列举出来。朝堂上的大臣们静静地听着,有的频频点头,有的则面露沉思。
然而,当张诚刚一说完,一位反对改革的老臣就站了出来:“皇上,张诚的改革方案看似有理,实则漏洞百出。科举制度乃祖宗所定,历经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