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急忙惶恐的说道:“爹……皇上,主要是这件事情牵扯甚大,一个处理不小心,很有可能就会动摇朝廷根基。”
“一道圣旨可无法解决,必须施行仁义,方能将此事影响最小化。”
“至于收钱……儿臣问心无愧!”
朱棣冷哼一声,冷冷的说道:
“太子爷,遇到什么问题你总是这样,张嘴仁义道德,闭嘴道德仁义,我们老朱家造反出身,怎么冒出一个大圣人?”
“你这不是阴沟里蹦出来个棉花球吗!”
朱高炽伏着身子,继续说道:
“皇上,士绅阶级与全体文官集团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绝对不可能乖乖配合,俯首听命!”
“为了国家的稳定与天下百姓,儿臣还是希望能够将此事从轻处置。”
朱高炽认为这件事牵扯太大了。
连杨世奇、杨荣都参与其中。
那么不用想也知道,几乎也囊括了朝中尽数的文官。
如果朱棣选择严办,对文官集团动刀,那么再加上之前的民谣,估计天下百姓惶恐,民心也就散了。
他绝对要尽全力,防止这样的局面出现。
朱棣冷笑一声:“为了天下百姓?”
“那朕说出一个可以让天下百姓受到实打实恩惠却要你与整个士绅阶级为敌的策略,你愿不愿意为了天下百姓去做?”
这句话把朱高炽直接问懵住了。
一时间竟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头脑经过了一番高速风暴之后,他想到了陈羽那笑呵呵的模样。
刹那间,朱高炽懂了。
朱棣今早接收到了朝中官员上疏之后,气的早饭都不吃,直接出宫去了。
不用想也知道,朱棣这是去小酒馆找陈羽了。
无非两个目的:
一:找一个倾诉对象,而陈羽不知道朱棣的身份,最合适不过。
二:向陈羽寻找解决办法,按照陈羽连王朝周期都能够看破的能力,再加上朱棣这副样子,好像就在这里等自己。
那么陈羽这位大才,朱瞻基的老师,一定是想出针对士绅提出这一次舆论的解决办法。
只是让朱高炽有些迟疑,这一次的问题不像王朝周期一样,属于历史规律。
这一次是人为规律。
难度更大。
因为你这一次想到办法解决了,但是人是活的,哪怕你杀一批,也不可能全部杀完。
只要你不杀完,那么这些士绅就一定有卷土重来的时候。
除非陈羽能够想出一个一劳永逸解决的办法!
否则到头来,还是需要让步。
但是朱高炽在谈及百姓方面,态度异常坚定的说道:
“皇上,为了天下百姓,儿臣愿与任何人为敌!”
朱棣沉着眸子看着跪伏在地的朱高炽,听着他的回答,双眸一凝。
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缴粮此三种办法与当初的削藩政策一样,只是一个思路。
而具体的完善计策,还需要人去做。
在计划没有推行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保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士绅阶级一个出其不意。
税收改革,乃是国家根基。
重中之重。
半点马虎不得。
可是朝中文官集团几乎全部与士绅阶级牵扯不清,而且大多都是士绅世家,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前期的保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朱棣选择在朝中完善计策的人,就是朱高炽。
朱高炽虽然上马杀敌不行,也可以说上马费劲,但不能否认他在治理国家事务上确实一把好手。
他的政治手段,就连姚广孝都称赞有加。
本来自己负责威慑全局,而朱高炽是这件事情总揽全局最有力的人选,可奈何朱高炽身后的支持者,几乎全部来自文官集团,也就是士绅阶级。
在这样的条件下,朱棣担心自家老大看不清局势。
所以,
才借着文官集团集体上疏减免苏、松、嘉、湖四地税收的奏疏,试探朱高炽一番。
现在看来,他们老朱家好像还真蹦出了一个以百姓为首的圣人!
这样也好。
不管怎么说,不会错!
…
朱棣态度有所缓和,将陈羽在小酒馆里面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缴粮一并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