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股风气治不好。
朱高炽站起身来,缓缓走到二杨跟前,开口道:
“洪武帝时期仅仅一个胡惟庸案就诛杀了三万多人,这件事情还不够深刻吗?”
“我知道目前父皇还没有表现出这样狠辣,那是因为靖难之初朝政不稳,所以他忍了几年。”
“可是目前大明经过几年的恢复,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在这样情况下,他杀起官员来,你认为会有所顾忌吗?”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坟头草都那么老高了,怎么,你们也想要去陪他?”
此话一出,二杨顿时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按照朱高炽话语中的意思,朱棣接下来好像要对待士绅与这一次上奏疏的文官有大动作。
而这个大动作很有可能就是:
大杀特杀!
朱高炽不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开玩笑。
果然建文一朝那样的快乐时光,终究只是过去式,不会再有了。
建文帝朱允炆非常宠爱文官集团与他们背后的士绅阶级,甚至为此特意对江南士绅集中的地方,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税收政策。
而朱棣上位之后,凭借手中的东厂等特务机构,对包括士绅在内的整个朝中官员进行监视威慑。
这种高压的监视手段,士绅们可谓苦不堪言。
而目前朝中士绅的去向,大部分都进入到编纂《永乐大典》这样的大型工程中去,在朝中很难捞取实权。
唉!
建文这么好的皇帝,怎么就打不赢他叔叔呢!
可如今也只能向前看,难不成真的下去陪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不成!
杨荣跪在地上,忍不住直起了身子供手低声道:
“太子爷,可否明示?”
杨士奇见状也直起来身子,想要看看这位永乐帝到底如何对抗士绅。
只有知道了朱棣的态度,才会进行接下来的选择。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也罢。
就让你们感受一下来自朱瞻基老师带来的小小震撼!
至于你们二人听后是死是活,全凭悟性。
于是,
朱高炽将陈羽口中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陈述了一遍。
话落,
杨士奇与杨荣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震撼!
在他们看来朱棣直接跳过了士绅的诉求,选择硬刚。
杨荣沉吟了片刻之后,试探性的说道:
“这样来说的话,那岂不是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几年的特权尽数消散,最后还要去服徭役?”
“这……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