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奸邪之书,我等怎能去看!”有人不满的开口。
王冈笑道:“你若认为他是奸邪之书,更应该去看,不然又如何知道他奸邪在何处!”
顿了顿又说道:“我方才便是在看此书!单以此书内容来说,确实可以称之见解独到,立意深远,并未见奸邪之言!”
“啊...这...”
学子中窃窃私语起来,又有人说道:“我们并非不认可安石相公的学识,只是让我们科举只能用他的注书来,未免太过霸道!”
“就是!”
“正是此理!”
“莫不是历代往圣皆不如他王介甫不成!”
……
学子中叫嚷起来,这位学子所言,自是说中了他们不满之处。
“这便是另一个问题了!”王冈待众人平静下来,说道:“伊川先生曾说过万物有阴阳,我深以为然,这件事之中何尝没有阴阳!”
王冈笑道:“你们觉得此事过于霸道,却没想到往年科举为迎合主考多花费了多少精力!”
众人默然,科举考试录取自然是以主考喜好来定夺,每次主考官的身份一确定,大把的人纷纷去收集主考官的信息,推研主考的治学喜好!甚至因得到一篇考官手稿而欣喜若狂。
若是京城中的高官子弟,还则罢了,他们家中父辈与主考官同殿为官,多少了解对方的治学情况。
而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就难了,只能道听途说,拼命多读些书,期待能碰碰运气。
这么看来,科举有了标准答案确实是件好事!
刘默见众人不再反对,不由大急,出声嘲讽道:“呵!说得倒好听,什么时候急功近利之事也可以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我当然可以说的冠冕堂皇!”王冈睥睨着对方,说着:“科举原是为国选拔人才之重事,此举可将天下学子拉入同一赛道之中,断绝那些依靠家世之人的便利!”
“于国,可以选拔出真正贤才,于我们,可以公平角逐!此等于国于民都有益的事,我为什么不能说得冠冕堂皇!”
王冈斜视着刘默,意味深长的问道:“莫非你刘默刘子安,家中有关系,想要浑水摸鱼!”
众人闻言纷纷转头看来,刘默大急:“我不是,我没有,他毁谤我啊!”
不远处,山长和文正看着这一幕。
山长道:“你怎么看?”
文正笑着答道:“玉昆聪慧,有才智!”
“聪慧才智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观点!”山长转身离去,走了几步又道:“三日后,州书院来访,你做好准备!”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