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对她们这些姨娘倒是宽厚,衣食从不短缺;
但少爷们、都是自开蒙后,就养在江家名下的学堂里;
衣食住行都在学堂,少爷们要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平日里回府时候也少。
是以南淮安打量着他好欺负,又不能出去告状,便更加为所欲为。
—————————
南淮青强笑着安慰:
“ 姨娘~~都是些小事,何苦劳姨娘费心,儿子不在意这些 ”
“ 只盼着能考取功名开府另住,到时候求夫人恩典接姨娘出府养老 ”
“ 等蓉儿和乔儿长大,我这做兄长的能为她们撑腰就是了 ”
---
周姨娘眼泪似断了线的珍珠:
“ 是姨娘不好,这些年只过自己的日子,没想着替你争一争 ”
“ 累得我的儿受人磋磨,我儿放心,姨娘会讨你父亲欢心,让你和妹妹们过上好日子 ”
她心里说不出的后悔,进府前有一位青梅竹马的书生,二人本要定亲了;
可那书生考取了功名后,娶了高门闺女为妻,平步青云;
她心灰意冷之下,听从了家里安排进了侯府为妾,心里想着负心郎,自是不会看上南万里。
---
南淮青笑笑:
“ 姨娘莫要强求,儿子会努力读书,为姨娘撑起一片天的 ”
周姨娘看着儿子这般懂事,心中五味杂陈,暗暗发誓定要为他争得一番公道。
————————————
赵姨娘的良枫院——
南淮玉(二少爷)正坐在桌前喝茶,贴身小厮春生站在一旁候着。
赵姨娘见着儿子南淮玉,也算真心实意的笑出来:
“ 儿啊,近来如何?”
南淮玉温润浅笑:
“ 儿子一切都好,姨娘不必忧心 ”
赵姨娘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从碧环手里接过锦盒,放在桃杨木雕花牡丹八仙桌上,示意儿子打开。
------
,!
南淮玉疑惑:
“ 姨娘这是?”
却还是听话照做打开锦盒,只见里面躺着一方——上好的牡丹瑶华赤金黄翡翠方砚;
砚台通身玉质温润,牡丹栩栩如生;
单这一枚砚台便是万金难求,遑论旁边配着上好的宣墨墨条。
------
赵姨娘浅笑:
“ 这是前些日子我派你舅舅寻的砚台,长乐乡君书法得大长公主亲授 ”
“ 一手簪花小锴写得极好,想必你送出这方砚台,乡君也能有几分:()镜归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