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六月某日,早朝过后,刘瑾头一回带葛儿到乾清宫。
司礼监太监和各衙门值班太监都在宫里恭候正德。葛儿站在刘瑾身旁。
没多久,正德身穿大红直身袍,腰束金带,头戴折角向上巾,伸着懒腰走出后殿。
参拜后,正德看到葛儿,便招了招手,刘瑾拉着葛儿急趋上前问安行礼。
葛儿这些天像在做梦,尚未好好打量正德。
头一回碰巧遇到正德,认定正德是进宫过节的皇亲国戚,并没有太在意,且廖堂吓得他心慌意乱的。
得知正德身份后,他立马如痴如醉,也没胆子正面瞧正德一眼。
有时候躺在床上想起正德,竟对正德的相貌全无印象。
此时忍不住抬头看他一眼,觉得正德年轻得出乎意料。
正德下巴光溜溜的,两把眉毛不安分地东扭一下西扭一下,恰似心里正想着乐不可支的事。双眼倒是黑漆漆的,挺有精神。
正德见他抬头,也看向他,两人眼光一碰,葛儿吓得忙低下头。
“你不在学艺班吗?”
刘瑾替他回答:“回万岁爷,奴才觉得他聪明伶俐,就留在身边办差。”
正德看了看刘瑾,便将刘瑾拉到一旁,小声说:
“朕许久没有乐过,再在宫里头呆下去,肯定完蛋。朕想出宫一趟。”
刘瑾附在正德耳边说:“回万岁爷,有一件好玩的事,万岁爷听说没有?”
正德一听来了兴致,“什么好玩的?”
“捕盗御史宁杲设陷阱,等着缉拿大盗杨虎呢,就在明天。”
正德饶有兴趣问:“杨虎利害吗?东厂咋没有密报呢?”
“东厂管什么用呢?杨虎可是大大有名的强盗,别人叫他莽张飞,有万夫不挡之勇。”
正德挥挥手,让其他人退远点,然后问:“消息可靠吗?你都探查清楚了?”
“一清二楚,千真万确。”
“你去张罗,明天出宫,走漏半点风声,仔细你的皮。”
见二人说悄悄话,太监们恨不得当场宰掉刘瑾。
他们是孝宗皇帝用的旧人,正德与他们交谈,除政事外不及其他,跟正德咬耳朵说悄悄话,门都没有。
他们与正德没有过去,只有现在。
现在商谈政事是谈不出亲密感的。他们视八虎为眼中针,既妒又恨。
刘瑾也让正德冷落几天了,一直没有机会亲近正德,听正德一说,喜得眉飞色舞,忙遵旨去准备了。
想到出宫有大场面看,正德心情大佳,命司礼监掌印王岳下旨:
“传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盐引,庄园,户部那堆臭事,吏部尚书一缺,让内阁组织廷议,告诉他们,朕相信他们,他们要晓得各有各的难处,万不可死脑筋转不开。”
刘瑾如期带正德出城观看宁杲捕盗。
微服出宫对皇帝来说并不光彩,也是皇帝种种劣迹中最易出事的。
朝臣倘若得知定要上谏章死缠烂打,决不放过,以杜绝下次。
正德私自出宫如同冒险,因一旦走漏风声,群臣必定纠缠不休。然而冒险相比于平平安安过日子别有一种乐趣。
正德登位以来,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微服出宫。皇帝永远都有办不完的事,摆不平的烦恼,微服出宫也是暂时忘掉烦恼的最好办法。
他喜欢带上刘瑾,这家伙鬼点子多,会来事,常给他意外的惊喜。
正德带着刘瑾等内官和侍卫前往观看捕盗的路上,宁杲的大军也正在悄悄逼近目标。
宁杲的行动并不像刘瑾说的设好陷阱捕捉杨虎,而是杨虎自己惹事生非给他机会。
杨虎约宁杲手下的十三名捕决斗,这原是他跟十三名捕的事。照江湖规矩办,十三名捕没有上报宁杲。
宁杲充任捕盗御史数年,深知没有一人值得完全信任,即便十三名捕这等亲信,也在他们身边安插耳目,因而随即得知这事。
他当然不放过大好机会。
却说刘七离开蒋三春的餐店后心急火燎寻找杨虎。
还在暗中保护钱宁时,他接到哥哥刘六让人捎的口信,要他差事办完立马寻找杨虎,劝告杨虎叫停决斗。
刘六没有让捎话的人转告决斗缘由,也没说宁杲布好罗网——他也不知道宁杲有此一着。
既便宁杲没有布下罗网,他们兄弟俩也不能坐视不理。
十三名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