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朝廷让知府大人审理此事,对她当然信任。”
三人在侍卫劝说下,满腹疑惑走了。
刘瑾觉得余甘可能造成的麻烦排除了,特别感激葛儿和张彩。
葛儿是正德身边的人,自有正德给他恩典。他给葛儿一万两银子,算作报答了。
报答张彩,他要尽快提他当吏部尚书。
余甘自然也挨过弹劾。
在百官眼里,她是地地道道的暴发户,就像忽然冒出来的。
虽然对她有过许多猜测,可真正知道她的底细,不过有限几个人。这些人严守秘密,使得所有的猜测全都是捕风捉影。
其时官场上也有类似的人,大伙儿见怪不怪。
虽然都认为她跟某权贵有关,可该弹劾还得弹劾,就像对付韩福一样。
至于怎样处置,那是刘瑾的事,他们不用操心,也管不着。
好在刘瑾对余甘的事不闻不问。
倘若她知道挨弹劾,弹劾她的人,没准被她逮去打板子。
她还是不知道她的官多大,权力多大。
正德认为余甘官当得差不多了,虽然没能恢复过来,可跟没当官前比不可同日而语。
正德也知道,要不是她的脑袋瓜里一盆浆糊,也没法当官。
不用说她不会去当,就是当也当不了多久。一个不会和稀泥的人,是当不成官的。
反过来说,像余甘连知府和知县谁大都分不清,她的本质就是和稀泥的。
上任后她很快得心应手。
至于事情没有办好,只要上司不认真,她手下将文书做得合情合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正德对这道理了然于胸。
打自懂事起,人家就拿他当皇帝培养。就像一个小孩从小练唱歌,只要有一定天赋,总会略有小成。
正德的政治天赋极高,虽然不喜欢做皇帝,可道理却明白得比别人快。
这天他来找余甘,打算说服她别干。
从葛儿隔三差五的汇报看,正德料到要说服她不是容易的事。
果然,他一开口,余甘就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世道这么坏,我有机会,怎能不为老百姓多干一点事呢?”
“官是大老爷们干的,女孩子老做官,有什么好呢?”
“道理本应你比我明白,可不是我说你,倘若不是你们这些大老爷不务正业,天下哪会有这么多不平的事呢?”
正德听她一直用责备的口气,心里就有点生气。
“你以为自己当得很好?”
余甘横他一眼。
“我不当得好,朝廷能一下将我从七品提到四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