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赵大福夫妇被押赴刑场明正典刑。
此时,包拯脑海里也传来系统提示音。
【案件完成,奖励100功德!】
包拯打开系统界面。
【宿主:包拯】
【身份:七品知县】
【技能:天眼.黄级】
【法宝:无】
【功德:1200点】
【注解:为民请命,伸张正义,为民谋福,可获得功德,功德可兑换技能和法宝。】
…
看着眼前的功德点,包拯没有急于利用。
反正功德点不会消失,需要的时候再兑换也不迟。
不过,刘世昌一案,也让包拯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鬼看上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回到县衙后,包拯立即发布文牒到刘世昌老家苏州,让家属来取刘世昌的尸骨。
三日后,刘世昌的妻子马氏带着一个十岁大的孩子来到县衙,对着乌盆痛哭了一场。
包拯又说明来龙去脉,马氏对包拯和张别古均感激不尽。
见张别古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当即认作义父,带回张别古回苏州老家养老送终。
这无疑是个完美的结局。
公孙策笑道:“大人,这或许就是善有善报了!”
包拯也笑了起来:“让好人得到好报,让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那才算是美好的人间。”
展昭听后,也笑着插了一句嘴:“世上若无大人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哪来的美好人间呢!”
包拯听后却是摇起了头:“和谐的人间需要每一个人共同来塑造。”
众人有说有笑。
但公孙策却突然犯难了起来:“大人,刘世昌的案子虽然圆满,可此案牵扯怪力乱神,学生该如何写这份报告。”
虽然这是个玄幻世界,但为了稳定人心,朝廷对怪力乱神之事有忌讳,官方的文件不允许谈论鬼神。
包拯听后一笑:“公孙先生妙笔生花,这点小事还能难得倒先生么?”
“学生愚钝,还请大人赐教。”
毕竟刘世昌一案,根本就没有原告,没有人证,更没有物证。
而是全凭包拯的天眼神通才顺利破案。
这的确让公孙策没法写。
若是如实上报的话,那不就等于公然承认世上有鬼了?
这样的报告要是上报上去,还不得让朝野震动。
包拯笑道:“公孙先生饱读诗书,难道不知这人骨轻于泥土。”
公孙策一听,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对啊,学生怎么没有想到。”
“学生就说,是张别古从赵大福夫妇家里买了一乌盆,发现比其他瓷盆的重量明显较轻,怀疑赵大福夫妇以次充好,遂告上县衙。”
“大人经过检验,发现乌盆含有大量人骨粉,顺藤摸瓜,遂查明了赵大福夫妇谋财害命!”
包拯见他编得有理有据,点头道:“合情合理,毫无破绽,就这么写吧。”
“是,学生这便去写。”
公孙策笑盈盈而去,写了文书,随即上报凤阳府。
新上任的凤阳府尹看了文案后,不禁叹服包拯之才,随即将案卷上报大理寺。
大理寺卿文彦博见包拯仅凭一个乌盆便破获了一桩无头公案,大为赞赏,随即奏报于皇上和太后。
赵桢亦是大喜,当着百官的面称包拯有狄仁杰之风,赏玉带一条,白银千两以示嘉奖。
就连刘太后对包拯也不由得侧目,心中暗忖道:“看来这个包拯的确有过人之才,将来必能成为国家栋梁,辅佐皇上。”
刘娥也并非不知道丁渭一党乃谄媚的小人,她已经没有了称帝的希望,将来终归是要死的。
自己死后,权力自然是要归还皇上。
所以,朝廷必须多几个包拯和范仲淹这样的栋梁来制衡丁渭党羽。
否则大宋江山若是让丁渭党羽把持的话,有倾覆的风险。
她百年之后,皇上没有自己的势力,大宋必乱。
如若不然的话,刘娥能看不出来?
那她这个太后也将成千古罪人。
所以,面对皇上扶持自己班底的事,刘娥现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过多的干涉。
只要目前皇上不会威胁到她继续执政,皇帝要怎么培养自己的势力,其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