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汴梁。春去秋来。
开封府一切如初,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开封府的推官、判官,以及主事公孙策就解决了。
包拯这段时间很少参与开封府的治理工作,更多的是参加朝政,处理国家大事。
开封府没什么大事,不过朝堂上的事倒是不少。
当初皇上亲政的时候,将刘太后的拥趸全都贬谪出朝堂,重新任用了一批忠于他的大臣。
而当时因为听信了张皇后的一句话,将首相吕夷简也外放。
后赵祯多方调查之后,才知道误会了吕夷简,便又重新将他召回来。
吕夷简一直对张皇后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不想这天,却听到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张皇后竟然打了皇上一耳光,还抓伤了皇上。
原因是皇上最近宠幸杨美人和庞贵妃,招来张皇后的嫉妒,每天都背着皇上欺负两位嫔妃。
这天恰巧被赵祯撞见,赵祯上前去护持两位嫔妃。
张皇后却不依不饶,当着皇上的面殴打两位贵妃,不小心打到了皇上。
其实皇上并不喜欢张皇后,当初想立李贵妃为后。
可刘太后不允,遂立了张皇后。
赵祯虽然天性仁慈,可面对这么一个嫉妒心极重的皇后,心里便有了废后的意思。
可废立皇后是大事,别说是大宋朝,从古至今,都极少有废后的先例。
毕竟皇后乃是一国之母,为天下妇女的典范。
贸然废立,影响巨大。
赵祯唯恐百官反对,遂暗中召吕夷简商议。
这刚好合了吕夷简的心意,自然是一力赞成废后。
皇上遂废张皇后,赶出皇宫,使出家为尼,立开国大将曹彬之孙女曹妃为后。
曹皇后家教良好,贤德淑良,皇上甚是宠爱。
曹氏一门,再度显赫。
曹皇后的兄长和弟弟均加官晋爵,封为国公。
皇后之兄曹侑性格耿直,为皇上器重。
只是皇后之弟曹卞却是个纨绔子弟,欺男霸世,常强抢民女,但凡见了漂亮女子,势必掳掠到府,百姓见之犹如饿鬼。
奈何他地位显赫,乃是当朝国舅爷,又是大将曹彬的孙子,朝中勋贵,谁敢告他?
这天,包拯参加朝会回复。
便见公孙策来报,有一妇女前往开封府申冤,奈何对方身世显赫,开封府官员都不敢替她做主。
“哦?”包拯神色一凝,“她状告何人?”
“当朝国舅爷,曹国舅!”公孙策一字一顿。
曹国舅?
包拯心里更是一怔,怎敢听起来这么耳熟呢。
这不是八仙之一的名号?
“哪个曹国舅?”
“便是当今曹皇后之弟曹卞,平日里强抢民女,欺男霸世,仗着身世显赫,胡作非为,刑部、大理寺均不敢招惹。”
“如今那伸冤的女子,便是被他强行掳掠,玷污清白,好不容易逃脱出来,途中又遇大国舅曹侑,误以为是大人您,向前申诉。”
“大国舅闻听是自家弟弟所为,唯恐败坏了家风,又将她抓回府邸,毒打一顿,命人扔进水井之中。”
“也是她命不该绝,井中无水,遂得以逃出生天,前来开封府鸣冤。”
包拯听罢,啪的一声,当场将面前的桌子拍得粉碎。
怒从胸怀中起,恶向胆边生。
公孙策也被包拯这一幕吓得心中胆寒。
不敢相信,包拯的修为如此之高。
“好一个曹国舅!”
包拯一脸的戏谑和鄙夷。
还以为,身为民间百姓爱戴经验的八仙,应该是个爱民如子的好人,不想却也是徒有虚名。
作为穿越者,他曾经也只是个普通人,最清楚底层百姓的不容易了。
生活本来就艰难,为了碎银几两,风里来雨里去。
却还要忍受权贵们的欺压。
若是正义不来,百姓根本没有活路。
“大人,满朝文武,恐怕唯有大人才能替她伸冤,法办两位国舅爷,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无需公孙先生叮嘱,此乃本府义不容辞之事。”
听到这里,公孙策悬着的心落定了。
他最担心的就是,包拯现在成了权贵,就忘记了初衷,把百姓抛诸脑后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