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在昏迷的时候,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里,他十六岁。
那年青州的兵马战死在北羌人的弯刀下。
北羌人攻破青州城,火烧长街。
他们掳走仓惶求救的妇女,用马蹄踏过来不及逃走的幼童。
城破时,青州只剩一支断了粮草,无依无靠的义军。
义军凭借数座烧塌的长屋,与北羌来回拉锯,守着城里的最后一方净土。
崔泽和师父都在义军中。
城破第十四日,残阳如血。
师父守在长街口,崔泽守在长街尾。
师父身前,杀掉的北羌人的尸骸堆叠如山。
同族的死激出北羌人的血怒。
北羌铁骑如狂潮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持剑的师父和窄窄的街口。
师父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挡不住千军万马。
杀到力竭,师父手的长剑坠地。
北羌人趁机将手里的弯刀穿进师父的腹和背。
崔泽与师父遥隔长街,也陷在北羌人的冲锋中。
他听得见刀锋刺破师父血肉的声音。
但他不能过去,因为他身后还有手无寸铁的百姓。
那一刻,崔泽眼前的血,和天上的红透的夕光混作一片,像赤血焚天……
崔泽从血色的梦境中惊醒,一眼望到压在榻边的剑。
他抄起剑,剑柄微凉,他却四顾茫然。
丫鬟绣羽被突然提剑的他吓了一大跳,把手里的碗摔了个底朝天。
热了好几回的鸽子粥,最终撒在了书房的水磨青石地上。
“杀敌!”
师父死前的呼喊久久不散,犹在崔泽耳畔。
崔泽凄凉地坐下,像丢了家的小孩。
林念瑶看出他的异样,向他走去。
崔泽望到的是她手里的圣旨。
他握剑的手渐渐收紧。
圣旨已下,他注定会重返青州。
那么他就算死,也该死在青州城下,搏杀北羌铁骑时。
林念瑶还未开口,崔泽就猜到她起承转合,最后想说的是什么。
“我说过了,只要有我在,谁也别想动肃国公府。”
林念瑶握着圣旨的手在那瞬间收紧。
她将圣旨捏得死死的,纤长的指甲甚至掐进布帛里。
“你知道吗,你昏了快三个时辰,我守了你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里我担心了多少次,生怕你醒不过来。”
“林泽,你光风霁月,你不肯落井下石,你以为你了不起了?”
“那为什么要拖着我,让我担惊受怕?”
她坐到他的身旁,把手里的圣旨推给他,“你是不是真的要我守寡?”
崔泽半垂着眼帘,甚至不愿再看她一眼。
“别说死别,我恨不得活着也与你不复相见。”
崔泽话音刚落,林念瑶就抬起了手。
她手举得高高的,像是要给崔泽一巴掌。
但她抬起的手定在半空,定了足足半晌有余。
“你当丈夫,让我这个做妻子的指望不上,你还不愿再见我?”
林念瑶说不清她心里的滋味。
失落?丢了她一直以为永远不会丢的东西?被背叛?
或者都有?
她心里乱得像风暴卷过的海。
混乱中,她想明白了一点。
她不愿就这样放过崔泽。
林念瑶叫来下人。
“把姑爷抬到我隔壁的厢房,再把书房锁了。”
她站起身,俯看崔泽。
“你不想见,也必须见。”
“因为你娶了我。”
林念瑶转身便走。
她怕走得慢了,当着崔泽的面落下泪来。
但她又说不清楚,为什么要躲着崔泽哭。
不想身后一阵破风声,惊停了林念瑶的脚步。
她转回身,耳边响起了绣羽的尖叫。
崔泽剑光出鞘,劈裂了林念瑶一旁的桌子。
桌上的笔墨纸砚砸了一地,广平侯的玉印落在青石地上,滚了两圈才停下。
崔泽轻转宝剑,将映在剑上的日光,折射在下人脸上。
“带着你的锁,滚。”
那一瞬间,剑光也晃了林念瑶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