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村的初遇
清朝光绪年间,科举的考期日益临近,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陷入了紧张的备考氛围之中。书生育麟亦是如此,可城中的喧嚣与纷扰让他难以静下心来,每一个清晨,市井的叫卖声、车马的嘈杂声便早早地钻进他的屋子,搅乱他的思绪;夜晚,酒肆的猜拳行令声、戏班的鼓乐弦歌声又不绝于耳,让他难以入眠。育麟深知,如此环境,想要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无异于痴人说梦。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偏远古村的路途,只为寻得一处清幽之地,潜心苦读,实现自己的抱负。
育麟一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脚下的布鞋早已沾满了泥土与灰尘,鞋底也被磨得薄了几分。他的衣衫被汗水浸湿又风干,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的汗渍。干粮袋里的干粮越来越少,可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终于,在历经了数日的跋涉后,他来到了那座隐匿于深山之中的古村。
古村四周云雾缭绕,仿若仙境一般,与世隔绝。育麟初到此地,便被其古朴宁静的氛围所吸引。村口,一棵古老的槐树歪歪斜斜地立着,粗壮的树干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繁茂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诉说着古村的过往。村里的房屋大多是用石头和木头搭建而成,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给人一种质朴而又宁静的感觉。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憨厚的笑容,热情地向育麟打招呼,虽然言语间带着浓浓的乡音,但育麟却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善意。
在村民的帮助下,育麟在村子的一角找到了一间闲置的小屋。小屋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简单而又朴素。育麟将行囊放下,坐在书桌前,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久违的宁静。窗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为他的到来而欢呼。
一日傍晚,育麟在村外的山林中漫步。夕阳的余晖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斑,将整个山林装点得如梦如幻。育麟漫步其中,心中满是惬意,暂时忘却了科举的压力。他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嘴里还不时地吟诵着古人的诗句。
突然,一阵细微的哀鸣声传入他的耳中。育麟停下脚步,竖起耳朵仔细聆听,那声音断断续续,带着一丝痛苦与绝望。育麟循声而去,脚下的枯枝败叶被他踩得嘎吱作响。他小心翼翼地拨开茂密的灌木丛,在一处隐蔽的角落,发现了一只被捕兽夹夹住后腿的白狐。
白狐的皮毛洁白如雪,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唯有眼睛通红,宛如两颗红宝石,此刻它正可怜巴巴地望着育麟,眼中满是痛苦与哀求。它的后腿被夹在捕兽夹中,鲜血不断地流出来,染红了周围的土地。白狐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痛苦的呻吟。
育麟心生怜悯,他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靠近白狐,轻声说道:“小狐狸,别怕,我来帮你。”白狐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善意,原本紧张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不再挣扎。育麟伸出手,试图打开捕兽夹,可捕兽夹锈迹斑斑,十分坚固,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其稍微松动。
育麟的额头布满了汗珠,他喘着粗气,继续用力。白狐静静地看着他,眼中的恐惧渐渐被信任所取代。经过一番周折,育麟终于成功解救了白狐。白狐挣脱束缚后,并没有立刻逃走,而是围着育麟缓缓踱步,眼中满是感激。
突然,白狐口吐人言:“公子大恩,小仙铭记于心,日后必当报答。”育麟闻言,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白狐便化作一道白光消失不见。育麟呆立原地,许久才回过神来,心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他望着白狐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狐仙?”育麟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关于狐仙的传说。狐仙,亦正亦邪,有的善良美丽,帮助人类;有的则狡猾残忍,祸乱人间。他不知道自己救下的这只白狐,究竟是正是邪。
回到小屋后,育麟坐在书桌前,久久无法平静。他的目光落在翻开的书本上,可那些文字却仿佛变成了白狐的身影,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他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担忧,好奇狐仙会如何报答他,担忧这只狐仙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夜渐渐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如同铺上了一层银霜。育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白天的经历,那只白狐的眼神、它说的话,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不知过了多久,育麟终于在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