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寒湿内阻、肝气犯胃、饮食积滞的话,我说出来您自然会懂,但是普通病人听了难免会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于治病不利。所以我通常是不会对病人说这些的。”
“就像是您说话时如果带上之乎者也矣焉哉一样,普通人听了就会迷糊,即使是对于您的学生来说也增加了他们的理解难度!为什么”
何雨柱这一番话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很多中医大夫也会尽量的说大白话,而且此时听在李教授的耳中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说白话文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何雨柱这个例子举的好,通俗易懂容易产生共鸣。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次公开提倡白话文,提出“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之利器,可断言也”。
推广白话文已经有了二十三年多了,有些老先生还是在公开场合以讲文言文为有学问。
没想到今天看到了一位有志在传统医学领域推广白话文的领军人物。
虽然他小了点,也不出名,但是他就像是星星之火,将来是可以燎原的!
现在对于他而言,治病已经不重要了,得遇一个少年知己才是最重要的!
“小友有如此见识,老头子我心甚慰啊!当浮一大白!白话文的推广对于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解放和文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何雨柱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句打开了李教授的话匣子,至此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颇有变成演讲的趋势!
何雨柱当然愿意听,也想继续听下去,可渐渐的李教授的话开始向共产党宣言那方向发展了。
这里可不是两个人单独见面密室,这里是公共场所,您作为地下工作者,这样不太好吧?
想到了这里,何雨柱给李教授提了打了个岔。
“李教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知道您下午还有课没有,如果没有我请您吃午饭,咱们浮一大白!”
何雨柱虽然是在打断李教授的讲话,言语却是顺着他说的,而且语气也略显激昂,像是受到了李教授的感染,颇有一些意犹未尽的意思。
李教授心想你小子意犹未尽就不应该打断我呀!我才刚刚开始进入状态,回头我还想记录下来写一篇文章呢!
这一下思路有点接不上了。
不过当他看到门外渐渐聚集过来的学生,他就冷静下来了一些。
言语激进不要紧,但是对于他的工作性质来讲,暴露政治倾向绝对是会增加他的暴露风险。
多亏了眼前这位小朋友了!
也不知道他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不管怎样,这个忘年交李某是交定了!
:()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