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到之前何雨柱勇救赵刚、用言语激将法得到自己的联系方式,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李教授已经基本上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眼前的孩子,有胆量、有智慧,、处事果决,有定力、有耐心、遇事从容。
身有正直之气,心无贪欲之念!
如果再继续熬下去,李教授觉得自己跟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孩“较劲儿”有些不符合他的君子风度。
当然,主要的原因是还是他有些熬不过眼前这个小孩了。
不是定力原因而是因为体力!
而何雨柱通过十多分钟观察,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面前的李教授智慧非凡,城府极深,有学者风范亦有儒将气度。
既能当学业导师,又能当人生楷模。
如有机会应该和他深交!向他学习!
双方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不错,甚至有些惺惺相惜!
虽然他们都认为对方还需要时间进行观察,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场交锋中,没有失败者也没有胜利者,或者说两个人都是胜利者!
最终还是李教授结束了这种长达十几分钟的熬鹰状态,他晃了晃自己有些酸痛的脖子,轻声问道:“何小友识文断字,平时都看什么书啊??”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脉经》等等,我是一名中医,这些书平时都要看的。同时西医的内科、外科、儿科的书籍也有涉猎,毕竟有句老说的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何雨柱回答的很痛快,没有丝毫的犹豫,根本不用考虑。
这不禁再次让李教授刮目相看,一般这个年纪的孩子认识书名上这些字就不容易了,哪能看这么多书籍?
就算是小时候被称为神童的李教授在他这年纪,也仅仅是能完整的背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而已,《唐诗三百首》也仅仅能背下一半。
这还不是看书研究,仅仅是在家长的教导下跟着家长背下来,那些书上还有很多字是他不认识的。
而且当时的他也并不完全理解这些书上的内容,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而眼前的这位小朋友竟然说他经常看那些华夏传统医学的经典着作!
而且还参考西医的内外儿三科书籍,这简直不可思议!
要不是自己不会医学,李教授真想现场考验一下他何雨柱。
不过这也难不倒李教授,只见他挽起袖管,把小臂平放在了书桌上。
“老朽近感身体不适,还请小友帮忙诊治一番。”
对于诊病何雨柱自无不可。
其实根本用不着把脉,何雨柱用一个“望”字诀就把李教授的身体健康状况看的差不多了。
其实李教授的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最近焦虑、失眠气、还有饮茶过量引起的轻微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听起来不得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大事儿,他是轻微的症状,用西医的说法就是低血糖。
不过为了防止漏判,何雨柱还是认真的给李教授把了脉。
这也是中医为什么要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相互印证的原因,就是要全面掌控病患的情况,绝不能漏判错判!
把完脉,除了确认之前的判断之外,何雨柱又得出一条结论。
用中医的说法叫做寒湿内阻、肝气犯胃、饮食积滞。
换算成成西医的说法那就是胃酸分泌过多!
多半还是是饮茶频繁过量而引起的。
这一点从李教授茶杯里一半是茶叶的现象就能看出来。
“李教授您的身体并无大碍,只需要三天内不要喝茶水,咖啡也不行,渴了最好只喝凉白开,注意饮食,即可痊愈。三日之后,可以喝淡茶水,茶叶减半再减半!”
李教授听到何雨柱开的药方,内心起了一些疑惑,这也太简单了,他承认自己这两三天喝的茶水要比以往浓酽许多,但是也不至于让身体不舒服吧?
“你也不说说什么症状,什么根由,就控制茶水的饮用就能治病?”
“我怕说出来您会小题大做,都是小毛病,遵医嘱即可痊愈。”
见自己的话并没有解除李教授的疑惑,何雨柱无奈的说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华丽药方,上医医未病!”
“中医理论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