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和宋应升两兄弟听闻此言,赶忙小心翼翼地将老母亲搀扶进屋内,让她在床上安然躺下。随后,两人又返回客厅,继续与亲友们交谈。至于老太太,则有孝顺的孙子孙女陪伴在旁悉心照料。
张好古看着眼前热闹温馨的场景,微笑着对宋应星说道:“应星兄,这段时间就让家人们暂且住在我这儿。待大家都好好休整一番恢复精力之后,再搬去新园那边居住。反正我自己也还未入住,那里房子众多,空间也更为宽敞舒适,不像此处略显拥挤。”
““去新园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咱们家的人可都擅长种地呀。”有人这般说道。
“那就这样决定啦!老夫人和嫂夫人就住在这儿吧,您下班之后也不必再长途奔波了。”另一人提议道。
“致远呐!我也就不跟你客套、故作姿态了,等我回去询问一下她们的意见,看她们自己想要住在哪里,这样可否?”又一人回应道。
“嗯,那当然没问题。”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他们交谈之际,另一边的饭菜已经准备妥当上桌了。毫无疑问,这桌菜肴丰盛无比,美酒佳肴一应俱全。在宴席之上,宋应升留意到自家弟弟与张好古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要知道,此次可是整个家族前来投靠,如果双方关系处理不当,日后必定会惹出许多麻烦事来。而张好古不仅热情周到地款待叶家众人,更是在短短时间内,不动声色地命人悄悄地购置了崭新的被褥,并迅速为大家更换好了。面对此情此景,宋家三兄弟对张好古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起来。
用过餐后,众人围坐在一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商讨,最终决定让宋应升跟随在张好古身旁,负责处理一些与文案相关的工作。而宋应景则被安排到宋应星那边帮忙做事。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之间又过去了两三天。就在这一天,外出办事的黄祥袁飞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并向张好古禀报说已经在门头沟顺利购置好了三千亩土地。张好古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喜笑颜开,心情愉悦至极。紧接着,他又迅速召集了一批人手前往门头沟。此次行动,张好古特意指派张虎担任总管一职,全面统筹管理这片新购得的土地。
此时正值寒冬时节,但暖房中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里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如今都长得郁郁葱葱、十分茂盛,让人看了心生欢喜。原来,这些蔬菜从播种至今已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这天,张好古兴致勃勃地来到暖房视察,当得知今天正是小白菜正式上市的日子时,更是兴奋不已。只见他亲自挑选了一些新鲜水灵的小白菜,一部分派人送往宫中敬献给皇上享用,另一部分则送到自己的恩师府上以表敬意。至于剩余的那些小白菜,则全部放置在了自家开设的铺子中对外出售。由于这些小白菜属于反季节青菜,在这冬日里显得尤为珍贵,那一抹翠绿的颜色简直令人爱不释手。因此,尽管售价高达一两银子一斤,可一经推出便立刻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短短一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
要知道,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白菜居然成功收回了建造暖房所耗费的全部成本!这个消息传到徐光启耳中时,他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经营一座暖房竟然能够带来如此巨大的利润。
徐光启在与皇帝闲聊之时,无意中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崇祯帝听后也是大吃一惊,对这座神秘的暖房充满了好奇,当即拍板决定要亲自前往一探究竟。
于是乎,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的好日子,兴冲冲地朝着张好古的园子进发。而这边厢,张好古早早便得到了皇帝即将来访的消息,赶忙提前赶到园子做好迎接准备。
待到皇帝一行人抵达目的地,张好古不敢怠慢,一路小跑着将皇帝和他的老师徐光启径直引向了那座神奇的暖房。只见种植小白菜的土地尚未翻动,但眼尖的人却能发现,在这片土地中央赫然摆放着一张厚实的毯子,毯子之上又精心放置了一张宽大的桌子,四周则环绕着数把舒适的椅子。
身着棉袍的崇祯帝和徐光启刚刚落座,甚至都来不及端起茶杯品尝一口香茗,就已经感受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不一会儿工夫,两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便滚滚而下,仿佛置身于炎炎夏日一般酷热难耐。
张好古不经意间瞥见老师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连忙快步走到老师身旁,恭敬地说道:“老师,您这一身棉袍想必穿着很热吧,不如脱下来,也好凉快些。”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帮助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