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相对复杂且精细的活儿,离开了我的指导,他们还真就玩不转啦!”
就在此时,一直认真倾听着的崇祯帝一听说张好古不仅乐意将先进技术予以推广,而且还要提议设立专门的农科,心中不禁大喜过望。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朝代而言,粮食始终都是关乎国家的根本所在呀!想到此处,崇祯帝对张好古的提议愈发赞赏有加起来。
崇祯帝听闻张好古欲设立农科,龙颜大悦,毫不犹豫地满口应承下来,并准予其正式设立农科。话题一转,崇祯帝提及了研究院下辖的综合学院。突然之间,崇祯帝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一般,眉头微皱,开口询问道:“那张爱卿觉得由何人来教授这些课程较为合适呢?”张好古赶忙拱手作揖,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此事还需仰仗朝廷之力大力支持啊!微臣不才,如今正忙于编写农学教材,且已接近尾声,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师资力量匮乏,尚缺少众多优秀的授课老师啊!”
就在此时,一旁的徐光启轻抚着自己那花白的胡须,心中暗自思忖起来。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有为的张好古,脸上不禁流露出欣慰之色。想当年,张好古初入士林之时,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然而时至今日,他已然凭借自身才华出版了好几本着作。单从这一点来看,张好古在儒林之中可谓是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不仅如此,其所创作的诗歌更是广受读书人的追捧与喜爱,一时之间声名远扬。徐光启越想越是欣喜,只觉自己这个小弟子当真没有辜负他多年的教导和期望。弟子越出息,老师越高兴。徐光启也是如此。
张好古告诉皇上,研究学院在春天开学,到时希望皇上前去训话。
:()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