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张好古迅速吩咐手下之人前去操办酒席之事。一方面派人前往自家铺子精心挑选各类新鲜上乘的海味;另一方面则差遣其他人去采购山珍、牛羊鱼肉和鸡肉等食材,务必做到菜式齐全、应有尽有。所选用之酒更是赫赫有名的宜春坊佳酿。此外,为确保菜肴口味地道美味,还特意邀请了福来酒楼经验丰富的大厨前来掌勺烹饪。
就在等待上菜之际,张好古心思细腻地命人先呈上清香扑鼻的茶水与精致可口的点心以供宾客享用。不仅如此,他还令人搬来了数个硕大圆润的西瓜以及一筐香气四溢的甜瓜,并将它们一一切开后摆放整齐,端至众人面前。与此同时,张好古趁此机会向大家详细说明了给予他们的优厚待遇:每月薪酬高达六两银子作为润笔费用,且提供食宿全包的福利。若有人不愿居住在此处,则额外补贴二两银子用作车马费用。在出行方面,每边均会安排两辆小巧玲珑却能容纳四人乘坐的马车。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便捷实用的小四轮如今已在京城风靡一时,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达官显贵皆竞相排队抢购。而关于马匹问题,两个院子内皆有充足供应,任由大家随意骑行使用。除此之外,每个院子还另行雇佣了两名手脚麻利的婆子专门负责做饭、洗衣等事务,同时再招募四名帮佣以处理各种繁杂琐事,人员均从流民或军户中招揽而来。最后,张好古豪爽表示酒水尽情畅饮,绝对管够。并且,每个人都将领到两件质地优良的儒衫,若是女子则另有合适的女装定制发放。
听完张好古的话,黄道周眉头微皱,摇了摇头说道:“致远呐,你这话可有些偏差啦!咱们这些人聚集在此,所为之事乃是注音之事,皆是出于自身的热忱和对学问的追求,自发而来,绝非为了赚取钱财呀!吃喝方面嘛,不过是图个便利罢了。至于收受银钱,那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哟!此举岂不是有辱咱们读书人的斯文?”
黄道周一席话说完之后,周围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表示赞同他的观点。他们皆认为若是收取了银钱,便会玷污了自己文人雅士的清誉。
然而,张好古却是连连摆手,坚决地回应道:“诸位莫要这般说,既然来到了此地,那就得听从我的安排。这并非什么饷银,而是给予大家的一份补贴而已。再者说了,常言道‘居京师,大不易’,我又怎能忍心看着各位饿着肚子去埋头苦干呢?此外,倘若有人想要将家中眷属接至此处团聚,只管开口便是,我自会派人派车前去接应。而且,要是哪天谁想家了,想要回去,我同样会安排车辆相送。至于居住之所,自然也是有的。若有人喜欢独门独户的居所,那也无妨,待到明年开春之时,定会着手建造新式房屋以供大家居住。这种房子可不是以往常见的那些样式哦。”
听到张好古如此执拗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众人面面相觑之后,也只能无奈地点头表示听从他的安排。毕竟,他们深知张好古那倔强的性子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情,便很难更改。
实际上,此次前来参加活动的人数远远超过了眼前所见的这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问题在于场地空间有限。尽管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但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了,以至于后面到来的许多人根本找不到落脚之处。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听闻了张好古的名声和才华,特意从远方赶来的。
张好古凭借着他所创作的那十首诗名震京城,其诗作之精妙、意境之深远令人赞叹不已。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许多遥远的地方。因此,不少外地人也纷纷踏上前往京师之路,只为能够亲眼目睹这位文学巨匠的风采,并期望能借此机会沾染一些他身上的文气。此外,由于来年便是大考之年,许多学子在赴京赶考的途中,听闻此事后,也顺道赶了过来。
然而,令张好古始料未及的是,即便到了过年之后,场地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连新建的园子都被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不过,关于后续发生的这些情况暂且按下不表,先来说说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吧。
就在这时,一个下人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毕恭毕敬地问道:“大人,有些菜肴已经烹制完毕,不知可否现在就开始摆宴席呢?”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张好古立刻向那名下人挥了挥手,示意他照办。紧接着,张好古又转头吩咐其他下人将桌上的茶水果盘迅速撤走,并着手准备往上端菜。
只见张好古亲自走到放置美酒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坛酒,轻轻拧开封盖。刹那间,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张好古面带微笑,手持酒瓶坛,依次为在场的每个人斟满酒杯。这一举动使得众人对他愈发尊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