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去世,最悲痛的人不是他的儿子刘喜,而是他的三弟刘兴居。
在刘兴居的视角里,四叔的屠刀马上就要伸到自己头上来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要说倒吕行动中功劳最大的,当然非他三兄弟莫属。
大哥刘襄率先起兵,并号召天下诸侯王;二哥刘章杀妻灭子,控制住了吕后,同时还斩杀了吕产吕禄两兄弟;他自己则从中传递消息,另外还帮四叔刘恒扫清了登基的障碍。
结果到最后,大哥没做上皇帝,二哥没封上赵王,自己也被封到从大哥封地里取出来的一点小地方,做了济北王。
兄弟三人忙忙碌碌,到头来啥也没得到,反而被扣上了宫廷政变的罪名。
更可怕的是,大哥死得不明不白,二哥年龄不到30也死得不明不白,这让刘兴居怎能不害怕?
这四叔不讲情面,就不要怪他这个做侄子不客气了!
他刘兴居筹划造反,可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将不过十人,兵不过三万,怎么可能反得过刘恒的几十万大军呢?
刘兴居思来想去,将目光放在了匈奴身上。
没错,匈奴入侵大汉便是刘兴居引来的,是刘兴居不甘心;
刘兴居给匈奴写了一封信,告诉了冒顿汉朝现在的情况,让匈奴大举入侵,自己就可以趁汉匈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
很快,他就收到了匈奴20万大军犯边的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本来想着,匈奴入侵,汉朝必然会发大军前去抵抗,自己则联合着大哥刘襄的儿子刘则、二哥刘章的儿子刘喜,先控制住齐地;
然后攻赵国、拿下梁国,先拿下最富庶的地方,和汉朝打持久战。
却没想到,这个四叔居然那么有魄力,御驾亲征离开了长安!
现在刘兴居只需要率领一支轻骑,趁乱偷袭长安,只要拿下了长安,和匈奴内外夹击,何愁打不过四叔刘恒?
刘兴居被自己洗脑了,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术之中……
殊不知,他的愚蠢,将会让他成为一个最大的笑话……
……
前元三年初,刘恒亲发30万大军御驾亲征,由灌婴为主帅,很快就来到了汉匈边境上。
匈奴人已经派了两拨小的进攻,将边境上劫掠一空。
这劫掠,抢的是百姓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杀的是连饭都吃不上的百姓。
刘恒看着自己十几年努力的心血毁于一旦,心中的愤怒被无限放大。
刘恒暗暗下决心:不平匈奴,誓不回京!
他也很听话,没有上最前线,只是亲自坐镇太原,为了振奋军队的士气,体现自己和匈奴抵抗的决心。
————————
草原之上,一个雄壮威武的中年男子向前远眺着,咬牙切齿,看着满脸愁容。
他是匈奴的右贤王,是被冒顿新提拔上来的,是冒顿的心腹。
这些年冒顿的身体也不好了,他要为自己的后代铺路,于是把自己的心腹提拔为了右贤王。
别人都知道他这个右贤王怎么来的,在草原这种崇尚武力的地方,没有军功,其他人明显的对他不服。
冒顿就想让他来此赚点军功,所以将20万大军交给了他,让他劫掠一番就退走。
可他手里有20万大军啊!一般人怎么可能抵挡得了20万大军的诱惑?
他愁,是没想到汉朝人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汉朝来了这么多军队,连皇帝都亲自来了。
还没立什么军功呢,你说倒霉不倒霉?
是撤退还是继续进攻呢?
他倒是听说了,汉朝是个小皇帝,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指挥过战事。
现在就在于他敢不敢赌了,是赌一把有机会赢,还是撤退回去没有军功?
恰在这时,他又收到了济北王刘兴居的信。
信上的大致内容就是:刘兴居已经造反了,此刻正在集结军队准备进攻汉朝的都城,让匈奴不要撤退,到时候拿下都城后和匈奴里应外合。
这右贤王只是粗略地了解一点汉朝的底细,他只知道汉朝方面一些大事,对于汉朝内部的小事情,他了解得并不细。
他还以为刘兴居占据的是赵国呢!
赵国他知道,是一个很强的诸侯国,而且极为富庶。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决定赌了!
这右贤王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