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满足村民们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尽管如此,勤劳智慧的村民们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在村子里挖掘了一口深度有 30 多米的甜水井。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让井水汩汩而出。可即便这样,这口井所提供的水资源也仅仅只能够维持村民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
围绕着那个大水塘子,便是土坑村为数不多的水浇地。这些肥沃的土地因为靠近水源,得以被充分灌溉,成为了村里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区域。而在西山那边的小山塘附近,则是一片片旱地。这里主要种植着棉花、荞麦等具有较强耐旱能力的作物。除此之外,村民们还会在这片旱地上放养一些牛羊、鸡兔之类的家畜家禽,以此来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商队在土坑村里停留了整整一夜后,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准备继续踏上他们的旅程。卓不凡带着卓振东和村长卓毕柴一同站在了村子北面那座略微陡峭的山坡之上,三人静静地眺望着远方。只见那支商队正不紧不慢地沿着西边的道路逐渐远去,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这时,卓不凡收回目光,转头看向身旁的卓振东,面色严肃地问道:“振东啊,此次你带回来的那份地道图纸,不知是否能够应用于咱们这土坑村呢?”卓振东闻言赶忙恭敬地拱起双手,回答道:“老祖您放心,经过我仔细勘察,咱们土坑村的地质条件十分适合挖掘地道。按照这份图纸施工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听到这话,卓不凡微微点头表示满意,紧接着又将头转向另一边的卓毕柴,郑重其事地吩咐道:“毕柴啊,如今卓山即将升级成为乡镇,而这对于我们土坑村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我给你十天的时间,务必组织好全体村民齐心协力挖掘地道。不仅如此,还要确保至少在升乡之前顺利完成整个土坑村的地道网络构建工作,并且使其与地面部分相互配合,形成一套严密的立体防护体系。”
卓毕柴听完之后,连一丝犹豫都没有,立刻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满脸自信地回应道:“请老祖尽管放心吧!您看啊,现在刚好快到冬天了,大家伙手里确实也没啥特别紧急重要的事情要忙。所以呢,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调配人手和物资资源,我敢打包票,十天时间内肯定可以挖出一条既能够让大家藏身躲避危险,又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地道来!但是有一点哈,就是关于怎么去构建那个复杂的立体防护网,这方面我的经验可能不太够,恐怕就得靠振东兄弟您多给咱们出谋划策、指点一二啦!”
这时,卓不凡把目光转向了振东,语气沉稳地对他嘱咐道:“振东啊,这样吧,你就在咱土坑村里先待上个两天。等过段日子地道挖好了以后,你再过来仔细检查一遍。务必要保证等到升乡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能够安全顺利地钻进这条地道里去。明白了吗?”
……
土坑村和剑门村之间虽然相隔不远,但途中却需要穿越数座起伏不平的土山丘陵。那蜿蜒曲折的山路宛如一条长蛇盘踞于山间,尽管只有大约 30 里的路程,然而对于这支规模庞大的商队来说,行进速度依旧受到一定影响。
还未到正午时分,阳光洒落在大地上,将一切都映照得明亮而清晰。只见一支浩浩荡荡的商队如同长龙一般,缓缓地朝着剑门村挺进。商队的前头部分已经顺利抵达村口的广场,而队伍后方的车马则仍在五里之外缓慢前行。
此时,留守在剑门村的毕蝌老祖早早就率领着众多热情洋溢的村民守候在了村口。他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商队的到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真挚而灿烂的笑容。当远远望见商队逐渐靠近时,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商队为首之人刚刚翻身下马,毕蝌老祖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双方相互寒暄问候。只听那人说道:“此次行程还算顺利,只是卓不凡老祖他老人家还落在后头呢!”话音未落,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就在这时,学堂那边恰好响起了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不一会儿功夫,卓青麟便领着自己的一双儿女走出校门。与此同时,他家的五叔卓向南也快步走来与他们会合。四人并肩站在一起,踮起脚尖努力向前张望着。过了好一阵子,终于瞧见了一辆缓缓驶来的牛车。牛车上端坐着的正是卓青麟的母亲邓金娥,她的身旁还守护着两名年轻力壮的汉子。其中一人身背一个硕大无比的背篓,另一人同样背负着重物,这两人便是青牛和青虎兄弟俩。
一见到母亲等人的身影,卓青麟赶忙用力挥动手臂,示意自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