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女女的,还有三个是外姓人,可惜还是没有一个认识的,也没有一个同自己一个年代过来的,主要是想了解自己走后家里怎么样了,老婆、儿子,爸爸、妈妈……
哎!
想多感叹几句都不行,耳边又传来了女儿“嘀嘀嗒嗒”的小喇叭声。
赶紧调整状态,把好架势,继续干活。
真还别说,随着劳动进入状态,一边挖着树根草须,一边比划着剑招拳式,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锄头一进一退,一扫一盘之间,还真蕴含剑招拳式,先来一招剑劈华山,再来一式枪定中原,一来一往,好不自在,你问哪来的枪法,八极拳又称八极枪拳,拳使枪招。
招式来往,劲力分合,基础内功、基础剑法、八极拳都在不知不觉间增长着熟练度,招式力道的组合,也在这锄头一进一退间越来越相合,越来越相融、相通。
武功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这么几句话:聚气、凝劲、发力、出招、对敌、防守。
聚气、凝劲、发力这就这些就需要有传承,功法越好,聚气速度就越快,内气在体内筋脉中运转通行速度就越平顺,越不容易叉气,整劲就越完全,能将全身力量拎成一股,发力于一点,这就是神功绝学了。
至于招式套路,那就是练习的多了形成了肌肉记忆、条件反射。
对敌时,能瞬间将招式以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招呼到对手身上,只要能先对手一步,伤敌而保全自身,就是绝技。
神功绝学也没那么不可触摸,最终还是人,不是谁练的功法越高级,谁就是高手,谁就能活到最后;天下间能杀人的方法多的是,很多手法闻所未闻,一流高手倒在小毛孩子手上的多不胜数。
卓家现在的功法传承,基本上是出祖老祖卓不凡及老祖母巫氏,主要来源于北宋年间的一字慧剑门,追溯源头也是出于道家秘传,修炼出的内气最是平稳和顺,是最好的筑基功法之一,缺点就是基础越深厚,时间花的越多,前期修炼速度慢。
再加上一字慧剑上承自唐时的弈剑术,早年间传人隐身于东北高丽一带,有些修行暗语与中原有异,这就造成一字慧剑门功法对传承人资质要求极高,极难出高手。
这也是为什么卓不凡当年常年隐居于长白山一带,一来该地与高丽相近,一些雅俗俚语相通;二来长白山沟深林密,各种修行用的天材地宝层出不穷;三来长白山实乃中土名山,多少奇人异士曾隐逸其间,各种传承机缘亦是不少。
要不是当年听人忽悠,卓不凡认为自已也算是天下少有的高手,跑去灵鹫宫招惹逍遥派,才知道原来是自已坐井观天,不知天下之大,高手之多,一趟灵鹫宫跑下来,发现自已在天山上连前10都没进,一番雄心瞬间了化成泡影,要不是二代掌门心善,放了一码,卓老祖自认下不了天山。
但也不算太亏,凭着长相俊逸,捡了一名被放出宫的九天九部宫女巫氏为妻,一起游历天下,后来定居于江南剑门山,留下卓氏一脉。
因此算起来,卓家基础内功可不差,算是以一字慧剑门内功为基,嫁接了部分灵鹫宫功法技巧,至于逍遥派的功法可不敢乱传,一不小心外泄,来个满门被灭都是轻的。
而卓家基础剑法亦是如此,虽说老祖母功力不够,没得灵鹫宫真传,但所习剑法中亦受到了天山折梅手的影响,可化简为繁,纳天下剑招于已身。
卓青麟拿着锄头舞剑招,慢慢将八极拳一招半式练了进去,虽说不成招、没成式,但也玩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随着时间推移,沉进功法中的卓青麟,活越干越轻松,干活速度也越来越快,下手也越来越精准。
不知何时,站在山梁上的根婶,惊讶的发现,这小侄子还真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使得一把好庄稼把式,昨天那是还没进入状态吧,回头可得跟他叔好好唠唠。
白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