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福生和翠兰靠着售卖那一枚枚小小的纽扣,竟也渐渐地积攒下了一些钱财。这些来之不易的钱,足够用来装修他们那期待已久的房子了。如此一来,春节前一家老小能住进新房的美好愿望,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实现了。
此时,一家人都沉浸在忙碌的氛围之中。那股子为了新生活而努力的劲儿,在每个人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辉和灵儿这一对兄妹,向来都是比较听话、好管教的孩子。在温柔善良的翠兰的悉心影响下,兄妹俩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相处得极为和睦。
一天,兄妹俩正坐在院子里玩耍,明辉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说咱们以后的新房会是什么样的呀?”
奶奶笑着回答:“我想啊,肯定会有大大的窗户,阳光能照进来,还有温暖的床铺,晚上睡觉肯定可舒服啦。”
明辉拍手笑道:“那太好了,到时候我们就有自己的小房间啦!”
而铁牛家的日子却过得颇为艰难。家中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秀莲一个人的身上。老人虽说还能帮着干干一些农活,偶尔照看一下孩子,可毕竟精力有限。铁牛呢,有时候会下地去忙活那几亩庄稼,有时候则会挑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去往县城售卖。
只是,自打上次做生意赔了本之后,家里的经济状况愈发拮据,钱财仿佛都长了翅膀一般,变得难以捉摸。家里的钱基本是所剩无几了,于是,铁牛便每每趁着去县城卖菜的机会,偷偷藏起一部分钱当作自己的私房钱。
这天,秀莲正在院子里喂羊,铁牛爹抱着建国走过来,叹了口气说:“秀莲啊,这日子过得真不容易,铁牛也不知道能不能多帮衬点家里。”
秀莲无奈地笑了笑:“爹,我知道您辛苦,铁牛他也尽力了,只是最近运气不太好。咱就多担待着点吧。”
秀莲的日子也不好过啊。除了要精心照料那一群羊儿,还得时刻照顾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每一天,她都像是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从早到晚,没有片刻的停歇。尤其是自打上次建国溺水之后,秀莲心里始终放心不下,生怕建国再出什么意外,所以带孩子的活儿,大都被她揽到了自己身上。
而在对待两个孩子的感情上,她总觉得对建军有所亏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建军的关爱也要多上一些。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还有新做的衣服,总是先紧着建军来。老二建国年纪还小,尚不太懂事,所以这会儿还瞧不出母亲对哥哥的这份偏爱。
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还有一个颇为特别的人物,那便是当兵退伍的刘凡。他的名字听起来十分平凡,可实际上,这个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和才能。早年,年轻有为的刘凡被送去部队当兵,在部队里磨砺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后来,他顺利转业,在镇里谋得了一份办事员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在家里为媳妇开了一个小小的超市。村里有啥大事儿都喜欢找他,请他主持,或者遇到难事也请他来帮忙。
平日里,村里的人们闲暇之时,总喜欢聚在他们家门口,或打牌消遣,或唠唠家常。铁牛便是其中的常客,经常坐在刘凡家超市门口,和大伙一起消磨时光。
铁牛家的日子过得着实不易,家中有两个孩子和老人需要养活,可他自己却仿佛有劲无处使一般,只能趁着农活儿的空隙时间,到外面溜达溜达,解解闷儿。
这一天,铁牛又像往常一样,坐在刘凡家门口,和大家一起天南海北地闲聊着。聊着聊着,铁牛那爱吹牛的老毛病又犯了。
众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谈论着关于吃饭和饮食方面的话题。这时,有人提到老刘家的孙子饭量惊人,一顿饭竟然能够吃下 3 到 5 个鸡蛋。这番言论恰好被路过的铁牛听到了,他立刻来了精神,满脸得意之色,眉飞色舞地开始吹嘘起来。
“嘿,你们这些人可真是没见识!告诉你们吧,就我这食量,一口气吃上五六十个鸡蛋,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在话下!”铁牛瞪大了眼睛,双手夸张地比划着,仿佛眼前已经堆满了无数的鸡蛋。
站在一旁的张大婶忍不住笑出了声,她轻轻摇着头,打趣地说道:“铁牛啊,你就别在这里吹牛啦!这鸡蛋又不是糖果,哪有这么容易吃得下去呀?你要是真吃那么多,还不得噎死啊?”
然而,铁牛对张大婶的质疑毫不在意,反而挺了挺胸膛,自信满满地反驳道:“大婶,您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别看我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我的身子骨可是硬朗得很呢!区区几十个鸡蛋,对我来说算得了什么呀?”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