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末的东北,公历的年终岁尾,一年最冷的时候,寒风虽不凛冽但刺骨,再加上今早的事儿也确实是人生中最沉重的事情没有之一。
胖子舅舅家的亲戚并不多,而且胖子的舅舅还是他那一辈年纪最小并且是胖子姥姥最疼的小儿子,于是胖子母亲几个兄弟姐妹怕老太太过于悲伤选择了对老人隐瞒弟弟离世的消息,所以来参加葬礼的人辈分最大的也就是胖子的母亲这辈了,小辈更是只有胖子和小婷以及小婷的丈夫,再有就是我们这些朋友了。
当然胖子的舅妈也来了,也有戴孝,不过并不是全孝,毕竟在法律意义上讲,他们已经终止了夫妻关系,但是和小婷的母女关系却是什么法什么律都无法终止的,所以胖子的舅妈也陪在小婷旁边向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鞠躬答礼。
我却有一丝担忧,昨晚我据理力争不同意今天出殡,但是最后还是在小婷和她母亲以遗体腐败严重怕耽搁多一天无法入土为安为由坚持了下来。心情我是理解的,但是,有些老的说道却是让人不得不心中忐忑。
七不出,八不埋——指人去世后,逢七,不论是初七,十七,二十七,均不能出殡,八也是一样,不能下葬。
古语有云,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乃大吉之数,此日不易行不吉之事。
八者,最早是分字,甲骨文中分是中间有缝,意为一个物件中间断开,为分意,后来被大写数字借用成数字的八,在这个字的下面加个刀字成了今天的分字,后来毛笔写的八字像两把刀,所以古人认为八有刀兵血气之象,为大不吉,不过老辈传下来的风俗,无论起源如何,是有根有据还是封建迷信,大家还是愿意遵循的,正是有了这些传承,我们五千年的文化才传承了下来,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不过,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我们作为朋友,只是提醒一下也就够了,最终拍板肯定还是人家自己。
我这样想着,仪式也进行了一半,由于遗体的腐败程度过高,就没有设遗体告别这个环节,只是念了悼词,参加的亲朋好友挨个到遗像前上香鞠躬,家属鞠躬答礼,之后遗体火化,最后暂时寄存在殡仪馆等待定好墓地之后,再挪到公墓安葬。
轮到我过去上香,我默默的走上前去,胖子舅舅的遗像就是他生前一年之内照的,虽然是黑白照片。但是能看的出来,人很年轻,头发也几乎都是黑的,面部轮廓很明显,脸部肌肉线条也非常扎实,几乎没有因为年龄的原因导致面部肌肉下垂的样子。
从照片能看的出,胖子舅舅生前身体状态应该相当不错,并且性格开朗,照片上老人的嘴角都是微微上翘,并且双眉见并没有明显的‘川’字纹,说明性格开朗,并不经常生气发火。
我内心也是叹了一口气,默默的点燃一柱清香,一只一只的插了上去,走到家属旁边,呼吸鞠了个躬,小婷已经由于连续几天的悲伤哭不出来了,双眼红肿,面颊消瘦,还扶着她的母亲,也就是胖子舅舅的前妻。
胖子的舅妈我以前并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自从小婷高中开始就与他舅舅感情不和,到小婷毕业之后,两人终于离婚,各过各的。今天见到我也并没多说什么,鞠了一躬之后就准备离开。
抬起头的瞬间,我忽然在小婷和小婷母亲二人的缝隙间看到了,对,远远的,在告别厅后面的位置,一只双脚着地站立望向这边的老鼠。我内心一紧,难道,今天又要发生什么?
但是我揉了揉眼睛,再看去,却什么都没有,也许是我最近精神太紧张了,出现幻觉了
相信科学,相信科学,我嘟囔着走出了告别厅。找到了等待我的大胡子小沫等人。
过了一会,胖子也走了出来,
“仪式完事了,现在就火化了,你们先去饭店吧,我得帮我妹小婷去拣骨灰,她不敢。一会儿完事我去饭店找你们。”
胖子交代了几句就转身又一次走进了告别大厅。
饭店里,北方不论红事儿白事儿,都是一大清早办,红事儿还好,本身就是在饭店办,可白事儿不同,都是事情结束之后,所有来拜祭的亲友来到饭店,吃一顿饭,如果是夏天,很多时候,参加的人不少,但是吃饭的人不多,毕竟白事都是早上七八点结束,早饭时间没到,自然很少有能吃的下去酒席的。
冬天不同,一大早基本上温度很低,忙活一早上,连冻带饿的,一般都是饥肠辘辘,所以吃饭的人也相对于夏天的时候多。
我和大胡子,小颖,小沫阿鑫坐在一起,菜还没上,大胡子叹了口气
“你说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