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嗷嗷待哺,你说朱五四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一下子让朱元璋差点儿就泪目了。
朱辰只是在举例,说着也许发生且与他无关的事情,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坐在他对面听着的,却是这些事情真真实实的亲历者。
在朱辰说来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是对朱元璋而言,却是一家人如噩梦般的命运。
他当然知道,肩负着一家人生计的父亲会怎么做。
“借。”
朱元璋缓缓吐出一个字。
朱辰点了点头,道:“不错,摆在朱五四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借粮度过天灾,要么举家去流浪,乞讨为生,但是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都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家庭而言,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去做流民,对吗?”
朱元璋点头。
除非无路可走,不然谁愿意去做流民?
朱辰继续道:“可是,天灾之下,谁还有多余的钱粮却借给其他人呢?自然是那些地主,地主因为常年的积累,所以就算是当年田地里的收成少了,他们还可以依靠往年的积累过得很滋润,甚至还有不少钱粮可以外借。”
“所以,能够给朱五四借粮的,就只有地主刘德家了,可是地主家会轻易的把粮食借给朱五四吗?”
朱元璋咬牙答道:“不会。”
“不错。”
朱辰点头道:“地主刘德当然不会轻易的将粮食借给朱五四,他开出了很高的利息,但朱五四又不得不借,因为如果不借,他的一大家子就要被活生生饿死。”
朱元璋默然点头。
朱辰继续道:“凭借着借来的粮食,朱五四一家总算勉强度过了天灾,但是,迎接他们的并不是光明的未来,而是地主家的催债。”
“朱五四借的是高利贷,可是刚刚度过灾年的他,如何去找到钱粮来还债?如果不还,那么利滚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最终压垮朱五四一家。”
“如此绝境之下,朱五四该怎么办?”
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回道:“把家里祖传的那一亩三分地给抵押了。”
朱辰有些诧异的看着朱元璋。
这个老黄看来也是饱经风霜,对于这些生活难题相当了解。
“不错,朱五四只好将家里仅有的那一亩三分地抵押给地主,可是,没有了土地,朱五四一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他们又该怎么办?”
朱元璋继续不假思索的回道:“去租地主家的田地来种,成为地主家的佃农。”
朱辰点头。
“到这里,你发现没有,仅仅是一场天灾,就让拥有土地的农民朱五四沦为没有土地的佃农朱五四。”
“而地主刘德,仅仅是用了少量的钱粮,便从朱五四的手中拿走了他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土地。”
说到这里,朱元璋拳头捏得咯咯响。
不过朱辰也不意外,他已经习惯了老黄这种高代入感的状态。
“然而,这并不仅仅是朱五四一家的遭遇,而是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农民的遭遇。”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天灾人祸,土地就会越来越集中到地主的手中,地主的资产越来越雄厚,而被剥夺的农民也会越来越多。”
“而这,就是土地兼并的一个大概过程。”
朱元璋点头。
朱辰刚刚说的一切,几乎都是他亲身经历。
只不过他不知道,原来这个被地主巧取豪夺土地,进而被地主剥削的过程,叫做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被地主强取豪夺了土地,可是对于整个王朝而言,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朱辰继续道:“朱五四一家成为地主家的佃农,相比于以前,他们要干更多的农活,但收入却更低了,因为他们要将大部分的收成交给地主作为租金,不过即使这样,朱五四一家仍旧如同野草一样,顽强的活着。”
“但是,厄运专找苦命人,麻绳专找细处断,因为穷人抗风险的能力太弱了,所以只要一点点意外,就足以让他们家破人亡。”
“又一场天灾降临,朱五四一家又没有粮食了,他们只能再找地主家借粮,但是这个时候,地主家却不肯再借粮给朱五四了,为什么?”
“因为地主知道,朱五四家已经没有了土地,家徒四壁,没有了任何他们可以剥削的东西,他们又怎么肯再借粮?”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眶已经红了。
他清楚的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