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称为电话,依靠的是雷电技术制造而成。简单而言,就是可以实现声音远程传播的装置,不论距离多远,只要双方都使用电话,就能够无障碍地即时对话。” 张北玄耐心为众人解释道。
“你是指即便隔开千里之遥,也可立刻相互联系?” 朱元璋瞠目结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话。
此前的发电设备已经令他十分震撼;现在所见之事,更使他对科学的力量感到惊奇!
在过往岁月里,通讯手段极为有限。
尽管大明领土辽阔,很多时候远方省份,递交至京师的文档,需历经十数日乃至半月才能送抵。
即便边关爆发战事,快速骑乘者,亦无法迅速传达信息。
即使消息最终到达中央,命令再次回传给边陲地带又耗时颇久。
整个过程从启动直至完成,少说也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
面对这样低效的信息流通系统,即便作为皇帝如朱元璋也曾深感无奈。
最为典型的例证是,关于朱亮祖枉杀无辜官员事件:
当朝重臣朱亮祖因在当地横行霸道引起民愤,一位地方行政官遂将此事奏呈皇城。而朱亮祖早已预备好应对策略,并且凭借特殊身份,得以先行向皇上报告情况。
根据常规流程,
原本应当由那位举报恶行的小官吏,所递交的内容理应首先得到审阅;
然而现实中由于后者,享有特许权并配有优先通道,
导致朱元璋率先收到的消息,来自于作恶之人自身辩解,
而非正义申诉。
最终造成后果,则是忠良受到不公审判被草率处置,
此等冤屈,成为朱元璋心头上久久挥之不去的痛。
朱元璋常常思考,如果有一种高效的通信手段,也许能够避免许多人间悲剧。
而现在眼前的这部电话,难道不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吗?
\"如果我们大明也能用上电话,那朝廷和地方的联系必然会更加紧密。\"
正在朱元璋沉思之时,朱高炽按捺不住地大声说道。
“何止啊!要是边境爆发战事,再也不需要派人骑着快马传递消息了,一通电话就可让京城尽知。”
朱高煦也同样对那部电话感到兴致勃勃。
“是啊,不仅是战时能迅速做出反应,还能立刻动员地方军力前往支援。”
从战争爆发到朝廷接到消息,并作出响应,再到调动兵力,全程只需半天时间足矣,比之过去我北伐效率高得多。”
年迈的朱棣扶着腰,注视着外国妇人手中的电话话筒,心中既感叹又向往。
想起自己当年北伐的情景,那时调动军队以及接收边疆情报都极为耗时,
有时单单是集结部队便要花上半年或更长时间。
就是因为通讯方式落后,需要依靠信使长途跋涉,还得经过层层核实以确保命令的真实有效。
如果他早些拥有电话,在动员兵力方面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
原本一年以上的准备期,可以缩短至两个月甚至一个月。
深知行动迅速在作战中的关键性,老年朱棣当然理解这节省下来的时间,是多么宝贵——电话几乎能够处理所有相关问题!
真叫人佩服不已!
“张北玄,此物大明必须要有!”
朱元璋激动得眼睛发光,恨不得马上冲上前去,抢夺外宾手中的电话。
“爷爷,爹,神仙所言非虚,这个国度实力非凡,恐怕远超我们大明。”
想起张北玄之前的话语,朱高炽心生感叹。
具备制造电力装置、电话以及捕捉闪电科技的国家,无疑要比明朝强盛太多。
仅凭这些发明,就已经足以改变历史进程,使明国无法与其抗衡。
“的确如此,就算是像我们这般历史悠久的大帝国,在面对这样新奇而先进的技术时也只能望尘莫及。”
朱棣老者无奈地点点头,默认了儿子的说法。
听罢朱棣和高炽两父子的议论,朱元璋不由长长叹息了一声。
原以为自己治理下之大明朝,已经是世上最伟大的王朝,
没成想,世间竟还有更加强大的力量隐藏于世。
所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目前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国家,其实力远远超过明代数百倍不止;
单凭几个不起眼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