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翁先生刚才说的已经很全面了,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是啊,是啊。”林翌也赶忙附和道。
“唉。”
李国助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又看向廉司南和考克斯,问道,
“老师,考克斯先生,您二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廉司南欠身道:“我认为,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砂模铸造的火炮会如此坚固?”
“我附议!”考克斯也立即跟着说道。
威廉·亚当斯自从取了中国姓名以后,居然很快就把穿了十几年的日本武士服换成了道袍。
要不是那动不动就欠身、鞠躬,及席地而坐的习惯,李国助几乎就以为,他已经彻底融入华人社会了。
不过李国助总觉得他穿道袍不太合适,要是能换成江湖侠客的衣服,或者锦衣卫的官服,或许会更合适一些。
毕竟这类衣服跟武士服一样,都能衬托他那刚毅的面庞和强健的体魄。
李国助已经不止一次想对他提类似意见了,但每次都鬼使神差地没能说出口。
这次也没能例外,因为廉司南刚才说的话,正是自己所期待的。
17世纪,欧洲国家主流的铸炮方法也是泥模铸造。
但他们比其它地区的国家都更渴望找到一种高效的铸炮方法。
于是当看到用砂模铸造出的炮比较坚固时,廉司南和考克斯都感到十分惊喜,几乎本能地就开始思考原因了。
所以廉司南能提出这个问题,真是再自然不过了。
于是李国助连忙顾谓左右道:“我非常赞同老师的提议,你们对这个问题都有什么想法吗?”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片刻之后,翁翊皇突然说道:
“我在检查那三门砂模铸造的炮时,几乎没在炮身上发现砂眼、气孔、裂缝之类的缺陷。”
“钻膛之时,我发现这三门炮的材质似乎比一般的生铁要软一些,”
“与三门铁模铸成的炮相比,旋铣出平滑的内膛要轻松一些。”
“大抵这就是它们比较坚固,不易炸膛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