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都是水浒传中响当当的好汉。
跟随着晁盖劫了生辰纲,七星聚义一起上的梁山。
那水中的本事,自然是不含糊。
杨哲想要请三人来山中聚义,训练水军,本是一个极为不错的主意。
不料刚提出,杜迁和宋万都显得十分为难。
因为,阮家兄弟,与梁山有仇。
一直以来,附近村子都靠着水泊打渔为生。
王伦来到这里开山立寨,便占了这水泊,不让捕鱼了。
当初阮家兄弟不服,带人来斗。
可是架不住梁山人多,几次都被打了回去。
杜迁和宋万,见阮氏兄弟本事不俗,曾建议王伦拉拢他们上山坐把交椅,可是王伦未允。
后来,梁山与阮氏兄弟又斗过好几回,直到近两年才消停。
杜迁言道,若是阮家三兄弟愿意上山,哪怕是要自己将二当家的交椅让给他们,都无妨。
只是想要他们上山入伙,恐怕比登天还难。
听到这里,杨哲也觉得事情似乎有些棘手了。
可从杜迁宋万的话语中,也是十分肯定阮氏三雄的本事。
不管怎么样,自己都得去试一遭才行。
吩咐杜宋两人紧守山寨,杨哲换了身衣裳,带上瘦猴便出发了。
石碣村本就在梁山边上,不消半日,便来到村前。
只见水边枯桩上揽着数只小船,篱笆外晒着一张破渔网。
依山傍水处,立着十数间茅草屋。
水边一块石跳板上,蹲着一个妇人,正在浆洗衣服。
“大嫂,请问一下阮二哥家住在什么地方?”杨哲上前道。
那妇人抬起头来,见一少年正在朝自己行礼。
七尺多高身材,十八九岁年纪,一袭青色儒衣。
白面朱唇,细腰阔肩,端的俊俏。
身后,还带着个伴当。
看起来,当是一富家的衙内,读书的相公。
妇人慌忙站起来回礼道“二郎便是我家男人,不知相公找他何事?”
“我从济州府而来,想找二郎买些鱼!”杨哲并不敢马上表露身份。
“相公稍等!”妇人朝水中方向喊去“二郎,有位济州来的相公找你!”
“来了!”湖中一声响亮回音。
话音落处,一叶小舟,从湖中央疾驰而来。
船头一人,带着一顶破头巾,穿着一件布满补丁的旧衣服。
大冷天的赤着胳膊,露出股股肌肉。
他手中提着一根长竹篙,左右摇摆,篙尖不停拨打着水面,撑着那小舟如同离弦的箭一般,朝这边驶来。
就在杨哲打量之际,小船已然靠岸。
阮小二手提着缆绳一甩,正好落在水边的木桩上,绕了几圈捆住了。
一个起落,便跳到了杨哲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