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刘为宗看着儿子熟练地指挥众人,脸上笑开了花,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想着,自己的儿子真是有能耐,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等到预制板都吊装完,刘正轩让来福跟着刘为宗兄弟俩带着村民们先去朝阳县城,而他自己则带着李在林前往小山那边。
小山上,种田的仆人们正拿着做好的农具在田间辛勤劳作。地里的种子都是依照刘正轩的指导精心培育的,山上的水源灌溉问题也早已妥善解决。厕所还建有化粪池,收集的粪便处理后用于施肥,既方便又有效。
刘正轩走进田间,和仆人们亲切地交流种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仆人们纷纷表示,现在种田比以前轻松方便多了,效率也大大提高,大家都憧憬着秋收能有大丰收,脸上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刘正轩再次与李在林一起去窑厂巡查。此时的窑厂,在刘正轩三叔刘为先以及他两个儿子的精心管理下,生产已经进入稳定有序的状态。
想当初,刘正轩可是亲自给刘为先传授了很多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正因如此,如今每个窑厂都有清晰的组织架构,不仅设立了各个小组的组长,而且这些组长都尽职尽责,对生产质量严格把控,日常工作的监管也井井有条。
窑厂中心至关重要的水井水池已经建成,有效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依靠这口水井,还建起了自动冲洗式的简易公厕,并且做到了男女分开。公厕后面的化粪池不仅实用,还都配有盖板,安全又卫生。这化粪池里的肥料,以后自家种地或者村民耕种,都能派上大用场,提供充足的肥力。
在厂区内,分布着不少醒目的木制垃圾桶。为保持厂区良好环境,严禁村民乱扔垃圾。还制定了严格规定,凡是被抓到一次乱扔垃圾,扣罚十文钱;要是被抓到三次,直接辞退,永不录用。正因为有这样严格的规定和有力执行,厂区始终干净整洁,让人心情愉悦。
和三叔刘为先简单交代几句后,刘正轩便带着李在林朝村头赶去。此时村头的四间小作坊已经搭建好,袁宏庆早已等候多时,两架水车也搭建妥当。
刘正轩刚下马车,李在林就迅速搬下精心制作的两个齿轮刀片、钻轴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物件。在刘正轩有条不紊的指导下,袁宏庆先把那些形状奇特的物件小心地安装在作坊顶部的木梁上,并牢牢固定,再通过传动轴与连接水车的齿轮连接。
紧接着,刘正轩又指挥袁宏庆把刀片安装到另一根传动轴上,这根传动轴巧妙地连接在齿轮的不同位置。
随着水车转动,通过两组齿轮传动,作坊顶部那奇特的物件开始转动,速度由慢变快,逐渐稳定后匀速转动,站在下方的几人顿时感到阵阵凉意。就这样,晋朝的第一个风扇开始工作,李在林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与此同时,下方的传动轴带动齿轮刀片匀速转动。刘正轩手持一根木头对准刀片,转动的齿轮瞬间就把木头干脆地锯成两截。传动轴上分别安装着木制轴条,刘正轩熟练地搬动不同轴条,齿轮刀片和上方奇特物件的转动随即停止。
袁宏庆满心好奇地问:“二少爷,这到底是什么新奇东西啊?”
刘正轩面带微笑,指着上方奇特的物件说:“这叫风扇,天热时在下面就能凉快了。”
待齿轮刀片停止转动,刘正轩又指挥袁宏庆卸下刀片,安装上精心打造的铁质钻轴,然后把轴条放回原位,转轴开始转动。刘正轩拿起一根木头对准转轴,轻松就把木头钻成中空。
李在林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看着,脸上再次露出惊喜的神情。少爷不断展现出的神奇创造力,让他的敬佩之情越来越深。
刘正轩转头对袁宏庆说:“在齿轮刀片的位置,搭建一个操作台,以后锯木头会更方便。尺寸你自己把握好就行。”
袁宏庆立刻回应:“二少爷,小的明白。”
这都是凭经验就能完成的活儿,没什么太高技术难度。随后,刘正轩又带着两人去了其他三间房,让袁宏庆独自把其他三套设备安装好。一架水车同时带动两个小作坊,两个水车不停转动,让四间作坊都能日夜工作。
全部安装完,刘正轩对袁宏庆嘱咐道:“把其中两间房做个门锁上,留着咱们自家人用。回去后你告诉管家刘勇富,让他安排两个人来这儿做事。另外两间房就不用装门了,给村民用。”
交代完相关事情,刘正轩便和李在林前往朝阳县城。一路上,刘正轩坐在车厢里,一刻也没闲着,又专心地写写画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