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39章 扫清障碍

第39章 扫清障碍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穿越之铁血捕快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三国之现代魂 快穿之非炮灰女配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四合院:当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汉吏

泾阳豪族覆灭,众多佃农得解放。泾阳县百姓增多,田地亦无数。

事后,有智者洞察其中奥秘,此乃泾阳伯之手段,陛下亦配合。众人惊骇,未料陆通胆量如此之巨。

豪族不再干扰,泾阳新县城重建计划顺利进展。铺设水泥道路,重新规划下水道,以水泥修建水渠引泾河水,以水泥砖墙筑城墙等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

朝廷派遣阎立德率工部官员前来指导,令新城建设如虎添翼。

新城建筑以水泥、砖头与木材为主。陆通暂无钢筋可用,故此为之。

新城面积较前增倍,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宽敞,足以并排八马车通行,畅通无阻。

陆通采纳后世交通规则,将主干道划分为来往车道,马车单向行驶。

马周与陈忠观后,眼神皆亮。此法能高效解决交通堵塞之患。

李世民案上,尽是关于泾阳大基建之汇报。阅后,李世民不禁赞叹陆通才思敏捷,总能想出解决问题之策。

新城东西两市,新式建筑林立,整齐划一,区域分工明确。

东西两市各有一高楼,高出其余建筑甚多。陆通拟将原市署改为市场监督局,职能细则略有变动。

唐朝市署之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数端:

财货交易管理:市署掌管市场财货交易,确保交易顺畅无阻。

度量衡管理:市署负责度量衡器物之真伪与轻重,即管理货物数量与质量,保障交易公平。市场交易所用度量衡器,须用官定器皿,并定期校准,经官司用印后始得使用。

税收征管:市署负责行商、坐商税收征管,按既定税率征税,并依法处理抗税行为。

市场秩序维护:市署定时启闭市门,限定交易时间,维护市场秩序,对违规行为施以处罚。

物价调节:市署设“常平仓”以调节市场物价,维持物价平衡。

行为规范制定:市署制定行为规范,限制越轨行为,对扰乱市场秩序者予以惩罚。

记录商品交易价格:市署负责记录市场各类商品交易价格,类似后世市场监管局之职责。

管理市场出入:市署管理市场出入,确保市场交易秩序与安全。

现代市场监督局与唐朝市署之对比:

后世市场监督局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监管。

后世市场监督局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和透明度,通过公众反馈等方式增强监管效果,而唐朝市署则更多依赖官方权威与指令。

此虽为削减之版,然更重视消费者之权益,以制不良商贩之泛溢。

除此之外,更有益周全之监管制,以防市署官员受贿贪污之弊。

南城乃主要居住之地,已定建筑之规,不得违规扩建。

诚然,亦划出专供达官贵人居住之地。于大唐,此等规矩陆通暂无闲心去破之。

人民解放此等大事,任重道远,非旦夕可成。

北城为政治之地,内含众多住宅区,供官吏家属居住,可视作福利。

对于陆通之官府基层官员福利改革,李世民未多言。既泾阳县为试点,便可大胆尝试,善者留之,不善者及时改之。日后若欲推广,便可直接借鉴。

北城尚有军营驻地,其建筑皆二楼之小平房,规规矩矩,居住条件甚佳,令程咬金亦啧啧称奇。

大兴基建之时,李靖为两子觅得佳偶,陆通赴婚宴,与两大舅子关系甚洽。

李靖与红拂女问陆通何时将李英娶过门,陆通未推诿,约定泾阳新城建成之日,便是迎娶李英之时。

泾阳大基建之际,泾阳县之百姓多得工钱,此非徭役,乃付工钱也。

家中劳动力充足之家,便会有人参与大基建之事。一月之地工钱颇丰,此等家庭生活因而大改善,偶食肉亦不再成为难事。

今之泾阳,粮食满仓,百姓家中亦有余粮。即便遇灾年,亦能持久。故百姓不复如前日般日日盯着地里庄稼,恐照料不周而无所获。

加之泾阳县兴修水利,即便遇灾年,亦能减缓其害。

他县之百姓见泾阳县百姓生活日益昌盛,羡慕不已。有百姓欲往泾阳县务工,然被官府阻拦。

世家已失泾阳县,故对其他县之控制更用心。

对此,李世民颁下诏令。农闲之际,各县官府不得阻拦百姓往泾阳务工,当赐通关之证。

诏令既下,部分百姓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末世重生之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