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境况,实乃治国理政之大忌,亦是诸多有志之士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
世家大族眼见陆通于泾阳声望日隆,民心所向,不由心生忌惮。
遂暗中联络朝中同党,借机上书弹劾,言其笼络人心,图谋不轨。
一时间,朝野上下,风波再起,陆通之名,竟成众矢之的。
然而,民心所向,非一纸弹文所能动摇,陆通之政绩昭然若揭,实难掩其光芒。
此番弹劾,虽则来势汹汹,却也难掩其背后权贵之私心与偏见。
李世民对世家之伎俩了如指掌,心中明镜一般,故对此等行径并未放在心上,径直采取冷处理之策。
面对世家的挑拨离间,李世民不动声色,以静制动,令那些图谋不轨者徒增烦恼,终究无法撼动其稳固之基。
而近来,李世民或有意或无意地携太子李承乾临朝听政,此番举动令不少朝臣心下微震,仿佛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陛下此举,无疑是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储君之事,已在他的深思熟虑之中。
朝臣们意识到,这或许意味着朝廷内部的权力格局即将迎来新的调整,他们纷纷暗中筹谋,试图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站稳脚跟,以免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
归府之后,众人无不闭门会议,商讨对策,以期在未来的政局变迁中占据有利位置。
亦有人暗中寻觅机会接近魏王李泰,欲借此机会拉拢这位皇子,然而皆被李泰婉言谢绝。
他心中已然明了,那金碧辉煌之位实则是一柄双刃剑,非但未必能带来福祉,反而可能招致无尽的风波与危机。
李泰深知,置身于权力旋涡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身陷囹圄,因此他选择退避三舍,静观其变,以求自保。
如此一来,那些意图通过他达成目的之人,也只能望而却步,另寻他途。
(今日三更奉上,郎君们点个催更呀~(?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