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皆予拒绝。
直至玄奘抵达泾阳,方生起在此建造寺庙之念想。然而当他往泾阳县官府请求批给一块地时,却是遭泾阳县县令所拒。
玄奘并未死心,其怀有信心感化泾阳县官府。
尚未来得及等玄奘前往泾阳县官府再度求见王玄策,陆通那关于管制宗教之政令便已发至王玄策案牍之上。
王玄策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发动全县大小官员下乡入户,给百姓们打起预防针。
很快,泾阳县各地兴起了有关宗教之辩论。宗教究竟有无用处,从战时与和平时期相较一番,便一目了然。
泾阳县之教化之风较其他地方更为兴盛,且百姓对泾阳侯之政令接受度颇高,故而对宗教开始有所抵触。
缓缓地,玄奘于泾阳县城布道之行径令泾阳县百姓丧失了极大的兴趣,时不时尚有百姓对玄奘与其几位徒弟指指点点。
有胆子颇大的良家妇女竟会对玄奘和他的几个弟子说道:“你们这些个和尚,难道没有爹娘吗?即便没有爹娘,也不知传宗接代,只晓得四处糊弄人,就不怕遭雷劈。”
玄奘气定神闲,并未予以理会。但玄奘的弟子却未有这般好的定力,欲以佛法与这娘们辩论。
但泾阳县的妇女又哪里会给这些和尚机会?她们不懂佛法,却懂得骂街呀!一时之间,胡搅蛮缠之术开始施展开来,气得玄奘的几个弟子面红耳赤,差点破戒。